《多收了三五斗》教案3
由此可見我們農民的購買力是多么低下,生活是多么的貧困。
7.不過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我們的農民也有了反抗的意識:讓我們一起讀出來,大聲地讀出來。
讀的不太好,我們一起聽一下雷恪生老師朗讀的。學一句。
仇恨的種子終于發芽了,“往后沒得吃,就來吃你們的!”忠厚老實的農民終于從心底發出反抗的呼聲。
然而這也僅僅是反抗的意識而已,權當議論和發泄。日子還是得過,米還是得*價糶出,農民悲慘命運的轆轤還是那個轆轤,還在不停地轉著。因為“第二天又有一批敞口船來到這里停泊。鎮上變表演著同樣的過時。這種故事也正在各處市鎮上表演著,真是平常而又平常。”
7.我們不禁要問了到底是什么讓我們的老百姓生活如此貧困,遭遇如此凄慘?根源在哪兒?
——社會環境的黑暗:洋米洋面的傾銷、地主剝削、投機米商的勾結壓價、國民黨政府的苛捐雜稅,層層盤剝。
這些像一座座高山壓得老百姓無法生存。
三、拓展
也難怪我們的農民會如此貧窮啊!黑黝黝的肌膚,隆起的肌肉,是一塊荒蕪的曠野。銹跡斑斑的鋤頭,一把冰冷的劍,扯破不了幾千年如初的面紗。古老的鋤頭,被結滿繭頭的手緊握,高舉向荒野挑戰。晶瑩的珠子,從農民寬闊的墻,紛落在曠野。這是農民對荒蕪的眷戀?還是期待?農民阿!你們總是用你們的樸實善良,惹起詩人們的萬斛同情,自古以來就有不少關于憫農的詩句,知道嗎?
四、 總結
我們感謝農民,是他們用自己的血淚講述了一段段辛酸的歷史;我們感謝農民……
我們感謝葉圣陶先生,他用他深情地筆調表現了農民們的苦痛;我們感謝葉圣陶先生……
五、結語
作者的對舊氈帽朋友的同情溢于言表,同學們對他們的同情也能清晰地看到,可是光有同情沒有用,關鍵是要起來,推翻三座大山。一座太行山就把孫悟空壓了五百年,而三座大山壓在農民們的身上,何時才能翻身,怎樣才能翻身?
起來起來,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讓我們在雄壯的國歌聲中對我們的農民們說一聲:“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