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教案3
一、 教學設計:1、教學思路:新課程標準提出,初中語文教學應注重對學生基本功的培養與提高,尤其應加強語言表達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及寫作能力。因而本課設計主要以體現新課標為主,保證教學在以學生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及激發學習興趣的前提下進行,并通過“自主、合作與探究”以及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實現教學目標。
2、設計理念: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能力為教學目的,強調語言積累與表達,培養自信、創新與團隊合作精神,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3、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學習并掌握小說的主題與作者的寫作目的
把握不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點
能力目標:訓練語言表達閱讀體驗與個性觀點的能力,提高閱讀理解課文的能力,培養書面表達能力與總結學習心得的能力。
情感目標:充分認識親情對于人生的意義遠勝于金錢
激發學生樂學、愛學語文的熱情,尊重、愛護學生富于個性的學習體驗與發現,使他們在團隊的協作中互動學習,在競爭中取長補短,在活潑而積極的課堂教學氛圍中不斷完善自我,在同學的鼓勵與老師的贊美中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二、教學過程:
(一) 課堂導入
從前我們學過“每逢佳節倍思親”,也學過“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還有“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等等。這些詩都表達了怎樣的情感?思念親人的感情。中國傳統文化中,親情是絕對的重頭戲。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親情也是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然而,我們很遺憾的是,在莫泊桑的筆下,于勒作為菲利普夫婦親兄弟,卻被他們冷漠地躲開并拋棄。同學關于菲利普夫婦“是否可以躲開于勒”的問題,各執一詞。
(二) 設置情境
1、 今天這堂我們將進行一個小型的辯論賽,勝者為王,敗者為寇,辯論的話題就是菲利普夫婦“是否可以躲開于勒”。
2、 想像如果你就是菲利普夫婦,同樣的遭遇后,你會做出怎樣的決定:
a、正方:堅決躲開于勒,因為你有充分的理由認為自己可以這么做;
b、反方:絕對不會躲開,因為你有充分的理由認為自己應該這么做。
(三) 展開辯論
1、準備
a、公布各項規定
時間:八分鐘
程序:自由辯論——總結陳辭
規則:①有序輪流發言
②文明展開辯論
③發言簡明扼要
辯手:全體同學
裁判:本教師
b、根據觀點不同分組,(可能持正方觀點,認為“可以躲開”的同學人數少,可集中于第一組)討論交流,準備比賽。
2、比賽
比賽過程分為正反兩方,氣氛較為熱烈。雙方都能站在不同的立場與角度分析、闡述:正方,站在菲利普夫婦的立場,分析了他們的行動的出發點——金錢;反方,站在作者或善良大眾的立場,主要以親情力量使自己的觀點穩住陣腳。
3、點評
a、表揚 雙方表現均十分精彩
b、宣布比賽結果
經雙方同學的精辟闡述,雙方的觀點都得到了確立,能證明各自觀點的合理性。因此,贏得比賽的是——正方和反方。
c、比賽意義
這場辯論賽其實是兩股力量的抗衡——金錢與親情的爭斗。我們發現,在菲夫婦的世界里,當金錢與親情發生沖突的時候,金錢永遠戰勝親情;而在作者或善良大眾的世界里,親情永遠戰勝金錢。由此,我們也無意中挖掘出了作者的寫作目的與小說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