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性學習《好讀書,讀好書》寫作指導
在課堂上,教師總會教育我們要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美好的人生可是現實生活中,一些大人對待生活的態度卻又是如此的簡單—聽天由命,順其自然。但是,有沒有人這么想過,人生的道路是不平坦的,有著無數的困難和無數的岔路口,面對這些岔路口,每一個人都得做出自己的選擇,當你選擇一個的同時,又剛好錯過了另一個,甚至是無數個,任何人對未來是未知的,所以,你只能保證自己的選擇是適合自己的,卻不能確定這是不是完美的。生命歷程的選擇其實是無所謂的,因為怎么走都是一生。所以,《簡愛》吸引我的不是簡做出了怎樣的選擇,而是她在歷經生命的過程中熠熠灼目的人格魅力。
對正義的執著,含著堅韌的倔強,這是簡生命力的一種表現;對于朋友與親人,尤其是愛情,一種含蓄的熱烈,執著而不偏執的溫和,把更多人性的關懷和對生命的熱愛融入愛的體驗中,這是簡對善良和愛的理解。我慶幸簡遇到的羅徹斯特是言行刻板卻不失淳樸之人,否則,他們的愛情肯定走樣,這僅僅是我的見解。
簡·愛這個孤苦伶仃、無財無貌的小人物,依*自己的艱苦奮斗,終于克服了貧窮、苦難、習俗、榮辱、金錢、“神恩”等等阻礙,追求到自己心目中的幸福生活。文章最后,簡愛已從一個弱者變成了強者,已是一個獨立自主的人了,和經過自責懺悔的羅徹斯特,在心靈上已經完全平等。在財力上,特別是體力上,雙方的強弱地位已經發生互換,籠中鷹得請麻雀覓食,現在那個大男人得依*這個小女人了,這也是作者對男女平權的一種愿望和奢求。顯而易見,這決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大團圓,這是艱苦奮斗、頑強追求的結果,也是人性取得勝利的果實。讀完之后,我感到了一種心靈上的滿足。
想來此類經典的小說,像《安娜卡列尼娜》,像《德伯家的苔絲》,讓后世所緬懷的,感動的,除了故事本身,突出的都是人性的光輝。那是對愛的執著追求,對生命的熱愛,對生活美好的憧憬和實踐,而這些也正是我們這個時代最缺乏也最容易忽視的。
我愿意像簡·愛那樣生活著。
[點評]:寫讀后感,首先要真正讀懂原作,才能真正有所感。作者先說為什么“最喜歡的就是《簡愛》。”,這后引發“感慨滿腹”。作者的感慨緣于小說中人物,他們的性格和命運,更由這些引發了作者的思考而作了一系列“假設”,之后又不囿于原作而與自己的現實生活相貫通,作品中人性的光輝照亮了自己的人生之途。全文所“感”真切自然而內容層次豐富,而且有現實的針對性,“那是對愛的執著追求,對生命的熱愛,對生活美好的憧憬和實踐,而這些也正是我們這個時代最缺乏也最容易忽視的”。從而更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
[范文評析二]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閱讀讓我飛翔
袁玉婷
鳥兒有了翅膀,可以在長空飛翔;飛機有了翅膀,可以翱翔九天;我也有那飛翔的翅膀,可以在書的世界中遨游……
5歲時,爸爸送我一本連環畫《西游記》。這是我獨立閱讀的第一本書,從此我便與書結下了不解之緣。
隨著年齡的增長,連環畫再也滿足不了我日益增長的求知欲望。于是我開始閱讀古今中外名著。從沙翁到泰戈爾,從老子到魯迅,數不清的作家帶著他們的名著從書架上搬進了我的腦海。書中的世界是如此絢麗多彩、鮮活生動,引得我或捧腹大笑,或垂淚,或茶飯不思,或浮想聯翩。閱讀,讓我長上了飛翔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