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館》說課稿
三、教學過程分析
(一)說預習
1、觀賞《茶館》全劇,了解人物的命運。(使學生對《茶館》有感性認識)
2、上網(wǎng)查閱資料或翻閱書籍,了解本文的作者,本文的寫作背景,弄清“戊戌變法”“庚子年”“八旗”等概念。(進一步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
3、預習課文內(nèi)容,清除語言障礙,準備復述。(為理性分析文章打基礎)
(二)說導入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好的導入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我運用多媒體課件播放畫面,音樂,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的體會到茶館的氛圍,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三)說解題
茶館是三教九流會面之處,可以容納各色人物,一個大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茶客生活上的變遷可以反映社會的變遷。
(四)說步驟
整個步驟分“習得知識——拓展延伸——遷移應用”三個環(huán)節(jié)
習得知識
根據(jù)教學重點、難點“習得知識”分兩個脈絡進行
1、 梳理情節(jié),品味個性化的語言,分析人物形象。(解決教學重點)
a、請一名同學簡要復述課文節(jié)選部分的情節(jié),教師通過課件演示進行概括。(這個步驟既檢測了預習,使預習和新課緊密銜接,又使學生對課文有了整體的感知)
b、篩選人物富于個性化、動作性的語言進行朗讀、品讀,教師進行范讀。(這個步驟既使學生從語言角度品味了老舍先生卓越的藝術成就,又為下面分析人物形象準備了充分的依據(jù))
c、分組討論人物形象,重點討論王利發(fā),教師點撥、歸納。(“言為心聲”上個環(huán)節(jié)的品味人物個性化語言使人物形象的分析水到渠成。讓學生分組討論總結,大家群策群力,鍛煉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表達能力)
2、 分析人物性格產(chǎn)生的原因,分析《茶館》的矛盾沖突,揭示作品的主題思想。(解決教學難點)
a、 王利發(fā)對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態(tài)度,原因是什么?
b、 常四爺是旗人,卻也反對大清帝國,這說明了什么?
c、 松二爺、劉麻子、唐鐵嘴、吳祥子、宋恩子這類人的存在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xiàn)時?
這三個問題的解答,結合李三、大兵、唐鐵嘴等人的經(jīng)典語言,就把全劇矛盾的焦點直接指向那個舊時代,人物與人物之間每一個小的沖突都暗示了人民與舊時代的沖突。這樣學生就理解了本劇特殊的戲劇沖突,理解了《茶館》的主題。本課的教學難點也就迎刃而解了。
拓展延伸
比較《茶館》與《雷雨》的戲劇結構,了解本文的卷軸式平面結構
遷移應用
閱讀莎士比亞的《暴風雨》選段,分析水手長的形象
課堂小節(jié)
交代本文的重點、難點完成情況
布置作業(yè)
課下分角色表演《茶館》的一個片斷
四、板書分析
板書力求文字簡練,版面均衡,通過這個板書,學生可以一目了然地把握課文重點,一看板書就能回憶起課文的內(nèi)容,從而努力體現(xiàn)其直觀性、藝術性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