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教案3
小說三要素─┤人物
└故事情節(jié)
第二教時
[教學目標]
1、抓住課文,讓學生了解孔乙己的身世和他的悲慘遭遇,領(lǐng)會造成孔乙己悲劇的原因
2、教育學生不要“死”讀書教材分析:
[教學過程]
一、分析人物性格。
先找一位基礎(chǔ)比較扎實的學生朗讀課文第4-8自然段,其他的同學認真分析孔乙己的性格怎樣表現(xiàn)出來的。
提示:1、要求學生回憶表現(xiàn)人物性格的常用的方法(外貌、動作、語言等描寫),然后確定這幾段所用的人物描寫的方法。
2、師生共同分析這幾種描寫方法所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特點。
a、要學生在第4自然段中找出能概括孔乙己特殊身分的一句話,并著手分析其性格特征
b、找出肖像描寫的語句進行分析
c、找出有關(guān)孔乙己個性化的語言描寫進行分析
d、提問:孔乙己教“我”識字,分茴香豆給孩子們,這些表現(xiàn)了他怎樣的心地?
二、理解課文多次描寫“笑”的含義。
教師講述、提問:課文幾次寫到笑,各有什么不同的含義,其中有些人是以哄笑取樂的。想一想:⑴為什么那些人對一個不幸者沒有同情,沒有幫助,相反只知道哄笑取樂?
⑵以哄笑聲來寫孔乙己的悲劇,有什么特殊的藝術(shù)效果?
⑶體會“店內(nèi)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這句話在課文中反復出現(xiàn)的效果。
這個問題難度較大,可用“雙體互促”小組討論的形式來解決。
三、分析第7自然段中“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們談天,便只好向孩子們說話”這句話在文章結(jié)構(gòu)中所起的作用。孔乙己為什么不能與“他們”談天,孔乙己與孩子們說話,表現(xiàn)了他什么樣的心境?
提示:這一句話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文章第七八段寫了孔乙己和孩子們說笑,更足以表現(xiàn)孔乙己境遇的凄涼和心靈的孤寂。
四、分析孔乙己將要弄到討飯的原因,從而使學生認識到科舉制度的毒害。
1、首先要學生在書本上找出答案
2、教師再作深層次的分析,使學生深刻意識到科舉制度的罪行
五、學生集體朗讀課文,努力體會作者的悲劇色彩。(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
六、布置作業(yè)
1、預習課文9-13自然段,進一步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征和作品所反映的社會現(xiàn)實
2、完成理解分析第三題
板書設(shè)計
孔乙己
穿長衫 站著喝酒——虛榮心十足
長衫又臟又破——懶得出奇 輕視勞動
滿口的之乎者也——賣弄學問,熱衷功名
教我識字,分豆給孩子——心地善良
┌
│不會營生 │
討飯的原因┤輕視勞動 │科舉制度的毒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