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千古的思想光芒——解讀雨果《紀念伏爾泰的演說》
1778年,“法蘭西思想之王”伏爾泰與世長辭了。一百年后,另一位偉大的人道主義斗士——雨果在紀念伏爾泰百年冥誕的講壇上,發表了這篇激情澎湃的演講。讓我們來從這篇演講辭中領略兩位偉人的思想光芒!一百年前,一個偉大的生命誕生,他就是伏爾泰。在他的有生之年,成為一法國啟蒙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他用手中的筆,用等身的著作一生都與封建專制制度作斗爭。他被稱為法國的“法蘭西思想之王”。他是啟蒙主義思想家,所以他一生的使命都是在教化人民,把人民從愚昧中喚醒過來,去反對專制,去為了“自由”“平等”去斗爭,而求得人類社會的進步。
一百年后,即1878年5月30日,法國的另一位精神領袖雨果在他的墓前,來紀念伏爾泰,發表了這篇激情澎湃的演講。既然這篇課文是紀念伏爾泰的,作者面對眼前的聽眾一定會作出對伏爾泰的評價,那么,作者是怎樣評價伏爾泰的呢?從作者的演講中,我們發現伏爾泰有哪些重要的貢獻呢?這篇文章中有許多含義豐富的表達精彩的語句,你喜歡哪些句子,你能理解這些語句的深刻含義嗎?下面讓我們來逐層揭開這篇演講辭的面紗。
一、課文內容梳理。
這篇課文的層次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1自然段。
演說一開始,雨果就用“巨星隕落”來評價伏爾泰在人類歷史上的非凡地位,并高度概括了伏爾泰生活的時代及其世紀性的貢獻。他有怎樣非凡的地位?“伏爾泰不僅是一個人,他是一個世紀。他行使過一項職能,他完成過一個使命!痹诜▏18世紀里,他完成了“培育良知、教化人類”的職責,使他成為人類歷史上的一代宗師,被譽為法國啟蒙思想之王。這就是他的地位。他的地位來自于他的貢獻,在于他所做的職能“培育良知,教化人類”。他所處的時代是法國的18世紀,這是“登峰造極的君主政體和曙光初現的革命年代”,“他的搖監映照著王朝盛世的余暉,他的靈柩投射著大深淵最初的微光”。一個極其黑暗的時代,一個昭示人類希望的時代,這就是伏爾泰生活的時代。
第二部分從第2自然段到9自然段。
雨果演講的基調平穩下來,他先引導人們具體的回顧歷史。他簡略地分析了18世紀法國的社會階層:人民、宗教、司法。然后指出各階層的特點:宗教是殘忍的,司法是不公平的,人民是愚昧和凄慘的。(2—3)
面對壓在人民頭上的邪惡勢力,伏爾泰是怎么做的呢?他獨自一人去戰斗,他應戰的武器就是一支筆,他用他的著作來號召被壓迫者反對壓迫者,他要把人的尊嚴賦予黎民百姓。這是他在人類思想方面的貢獻。(4—8)
伏爾泰僅僅只在思想上有貢獻嗎?不是。他的貢獻不僅在于他的著作和思想,還包括他積極投身于現實的,為一個個受迫害者辯護的具體斗爭!八麨槲鳡柾兔砂鸵磷鞫窢,如同他為卡拉斯和拉巴爾作斗爭;他承受了一切威脅,一切侮辱,一切迫害,污蔑,流亡!闭撬枷肷系膯⒚膳c現實的結合,成就了伏爾泰的偉大。(9)
第三部分是10—12自然段。
偉人的偉大之處,當然還不止這些,所以接下來雨果談到了伏爾泰的非凡的人格。而這人格的非凡之處就表現在“睿智的微笑”上面。作者高度贊美了伏爾泰的微笑,這微笑,“蘊涵著哲理的憂傷”,又“含有黎明的曙光”。微笑,是對憤怒情緒的超越,更是一種自信,他相信人類一定會迎來自由、平等的社會。(10—12)
第四部分是第13—14自然段。
在這個部分的最后,雨果把伏爾泰放在人類思想史上來贊美,贊美他對人類思想的啟蒙作用。這個啟蒙的重要表現就是“從今以后人類最高的統治權力將是思想!彼枷腩I袖取代了國家領袖。人們不會再盲從于權威與專制,人間的最高律令將是基于正義和平等的法律,以及真理和良心。這些偉大的成就的取得,就是由伏爾泰等思想家帶來的。(13)然后作者把眼光拉回到現實,在雨果的時代,野蠻仍然存在,人類還在流血,還有君主獨裁,還有不息的戰爭,還有被壓迫者的痛苦和呻吟。于是在文章的結尾,雨果像前輩伏爾泰一樣,向世人發出了大聲疾呼:人的生命權,良心的自由權,理性的最高權威,勞動的神圣性,和平的仁慈性。結尾一句,作者用富有激情的語言說:“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讓光明從墳墓里出來!”表現出他與黑暗勢不兩立、斗爭到底的決心和信念,同時也暗示著伏爾泰的思想無論曾經怎樣被黑暗湮滅,但終將在人類歷史上大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