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永圖趣說WTO》同步練習1
那么,打開人類這本“天書”的意義究竟何在?著名人類基因組研究專家、美國塞拉來基因組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官克雷格·溫特給出了至今為止最好的答案:“破譯基因密碼的意義就如同在剛發現電的那個時代,沒有人能想像出個人電腦和互聯網一樣”。
在打開這本“生命天書”之際,世界各國也都以極大的注意力關注著這一偉大的科研成果。美國前總統克林頓說:“今天,我們正在學習上帝創造生命時使用的語言,并且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眼光審視著萬物之靈的人類。我們將能夠更加細致入微地領略人類自身的復雜和美麗。它將革命性地改變診斷、預防、治療大部分——就算不是所有——疾病的方式。這個發現可以與伽利略的天文發現媲美。”英國首相布萊爾說:“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這個偉大的發現所帶來的后果可能遠遠超出了我們的理解力。它的意義遠遠大于抗生素的發明。這是21世紀第一項偉大的科技成就。”
人類在生命科學上已經取得極其重大的突破,在新世紀還將不斷地取得新的突破。21世紀,生命科學將發展成為新一輪自然科學革命的中心,并將跨越物理世界與生命世界不可逾越的鴻溝,使之統一起來。
12、克林頓說“這個發現可以與伽利略的天文發現媲美”。布萊爾說“這是21世紀第一項偉大的科技成就”,兩人中所說的“這”指的是什么?(3分)
13.“克隆”技術的誕生為什么有人歡呼有人恐懼?(3分)
14.如何理解“破譯基因密碼的意義就如同在剛發現電的那個時代,沒有人能想象出個人電腦和互聯網一樣”?(3分)
15.第5段主要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3分)
16.說說作者設想的生命科學發展前景。(3分)
(三)
“環境一號”,造福人類的“太空眼”
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正面臨著自然災害侵蝕和環境日益惡化的威脅,利用航天遙感技術進行監測,對自然災害和環境狀況變化提前預報,成為人類抵御這一威脅的有力武器。
近年來國內外大量的事實證明,利用衛星遙感技術,對災害和環境污染進行監測和預報,是減輕自然災害損失和保護環境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手段。
近幾十年來,國際上已經發射了氣象、資源等可用于災害監測的衛星30多種,這些衛星可以大范圍地觀測大氣層和詳細查明地面情況,對于預報災害發生、估計災害損失、指導防災減災救災以及災后重建,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美國有報道顯示,在農業方面,當有自然災害發生時,如果利用衛星遙感手段早3—5天發布預報并采取措施,一般可減少損失30%—40%;在其他方面,如海洋漁業,通過遙感測知海溫分布后,捕獲量可大大增加;對于風災、雪災和水災,如有預報和及時監測,均可大大減少損失。
1998年我國長江、松花江和嫩江發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澇災害,有關部門緊急調用多顆衛星進行災害監測,為減災提供了大量可*資料,有力地支持了抗洪救災工作。
由此可見,建立一個衛星災害、環境監測系統,對于我們這樣一個人口眾多、自然條件并不十分優越、正在進行現代化建設的國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眾多衛星減災計劃中,尤以我國“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陳方允院士、中國減災中心王昂生教授、北京大學馬靄乃教授和中科院姜景上研究員于1991—1992年提出的建立全球綜合的防災減災衛星系統的建議最為引人注目。整個衛星系統包括:我國風云二號氣象衛星和各國已經發射在軌運行的氣象衛星、小衛星星座系統和雷達衛星系統。通過各類衛星實現對地球實時、快速和連續的觀測。充分利用衛星遙感技術,迅速、準確地獲取災害和環境信息,及時、全面掌握自然災害和環境污染的發生、發展與演變過程,為防災、抗災、救災,遏止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提高綜合減災和環境保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