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名著復習資料
總復習名著部分之
《水滸傳》
★作者簡介:施耐庵(1296年~1371年),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江蘇興化人,原名施彥端,字肇端,號子安,別號耐庵。漢族,施耐庵祖籍江蘇泰州海陵縣,出生于江蘇興化。他是羅貫中的老師。《水滸傳》開始創作時叫《江湖豪客傳》,成書后,定為《水滸傳》。,它最早的德文譯名是《強盜與士兵》,法文譯名是《中國的勇士們》,英文譯名是《在河邊發生的故事》。
★主要內容:
《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歌頌農民起義的長篇章回體小說,它生動地描寫了梁山好漢們從起義到興盛再到最終失敗的全過程,特別是通過寫眾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經歷和反抗道路,鮮明地表現了“官逼民反”的主題,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傳奇。
★故事梗概:
《水滸傳》的故事發生在北宋末年。當時政治黑暗,社會矛盾急劇惡化,爆發了宋江為首的農民起義。這次起義后來失敗了,但在民間,它卻被染上了濃厚的傳奇色彩廣為流傳。宋末元初,《宋江三十六人贊》已初次完整記錄了宋江等36人的姓名與編號。元朝時出現了眾多的講述水滸故事的雜劇和水滸戲。《水滸傳》就是在這個基礎上寫成的。
小說開頭帶有幾分魔幻色彩。宋仁宗嘉三年春,天下瘟疫流行。殿前太尉洪信奉旨請張天師消災。洪信無意中打開了伏魔殿,放走了關在其中的三十六天罡星和七十二地煞星,共一百零八個妖魔。這就是后來梁山泊一百零八位好漢。
哲宗時,東京開封府有一個破落子弟高俅,不務正業,被父親告發成罪犯。遇赦回東京,因踢得一腳好毽,受端王賞識。端王即位稱徽宗,高俅被封為殿帥府太尉。高俅上任即挾隙報復,逼得教頭王進攜母棄家,投奔延安府經略相公。王進路過史家村,收九紋龍史進為徒,傳授半年武藝,王進母子辭行。少華山有三條好漢,因去華陰縣借糧,與史家村沖突,史進生擒陳達、朱武、楊春。義氣相求,史進義釋陳達等并與三人成為知友。
史進往關西尋師父王進,至渭州結識提轄魯達,又遇師父李忠。魯達仗義救金老漢父女,三拳打死惡霸鎮關西。為安身避難,魯達在五臺山文殊院出家,法名智深。魯智深不守清規,醉打山門,長老命他往東京大相國寺去做職事僧。智深至大相國寺,智清長老見其兇悍,便令其看守酸棗門外菜園。在菜園,他力伏眾潑皮,倒拔垂楊柳,藝驚豹子頭林沖,二人義結金蘭。高俅干兒子高衙內欲奪林沖之妻。高俅于是設計陷害林沖。林沖帶刀誤入白虎堂,刺配滄州,其妻不屈,被高衙內逼死。林沖在充軍途中,被兩公差百般折磨,至野豬林公差又奉高俅之意要下毒手,幸魯智深趕來救護。林沖至滄州后,高俅又派人來追殺,林沖忍無可忍,火燒草料場,殺死陸虞候,雪夜上梁山。
梁山大頭目王倫,心胸狹窄,見林沖武藝遠勝自己,故意刁難,令他在三日內殺人做“投名狀”,林沖截住丟官的楊志拼殺。王倫出面勸止,收下林沖,并勸楊志入伙。而楊志卻不愿入伙,前往東京,因貧困所逼賣刀,殺潑皮牛二,充軍大名府。梁中書見楊志武藝高強,提拔他入班為提轄,并護送給丈人蔡京的生辰綱。山東鄆城縣有一好漢叫托塔天王晁蓋,他與吳用、公孫勝、阮氏三雄等人,在黃泥岡智取生辰綱。不料,消息走漏,白勝被捕,情況危急,多虧及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