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中考語文作文輔導復習3
。
火車馬上就要到站了,他的心情是焦急?緊張?連他自己也說不清。“她會來車站嗎?”他怕她不來,但又怕看見她。這種感覺隨著火車的進站而變得越來越強烈了。
終于,他站在了月臺上,看著往來穿梭的旅客與接送親友的人們,他在尋找一位穿紫衣服的姑娘,這是他們預先商量好的,她穿紫衣服,而他背紫色皮包。他在尋找每一點紫色,他的心跳得厲害,提著包的手也有些發抖了,“她為什么還不來?”
月臺上的人越來越少了,最后只剩下了幾個清潔工和列車員。剛剛開走的列車噴出的熱氣彌漫了整個月臺,而他的心卻涼了。他把包甩在地上,一屁股坐了下來。兩只手抱住頭,他真的很想哭。也直到這一刻,他才知道自己已經深深地愛上她了。
“你是在等一個穿紫衣服的姑娘嗎?”
他抬起了頭……
(提示:題材選擇有諸多要點,其中第一點就強調了要直接從生活中攝取“原汁原味的生活材料”,“是生活情景的真實記錄”。一言以蔽之:“真”。甲文中的“我”深人生活,寫出了一個真實生動的兜售場面,揭出了“婦人”作假的手段,表現了對行騙夫妻的嘲笑的感情,也含蓄地寫出了行騙的不得人心以及行騙者本人也將受到良心的譴責。甲文成功的一大原因正是在于作者悉心觀察生活、精心選擇題材。乙文則不然,寫的是自己根本不熟悉的虛假的“戀愛” 故事,胡編亂造就不可避免。故事公式化、人物語言書面化、主題一般化,而且漏洞百出——比如:兩人誤會既已消除,男的為何還會有女的不來接他的擔憂?兩人通信中便產生愛情,愛情基礎是什么?由甲、乙文的比較閱讀,可進一步體會如何才能選擇好題材,進而寫好文章。)
第五章 謀篇布局的能力
【能力點解讀】
文章需言之有物、言之成理,而有物、成理需建立在言之有序的基礎之上,這“序”就是結構。寫文章猶如建造房屋,揮毫著墨之前必須有一個合理的總體構想,寫作過程中遵循這構想,文章完成時體現這構想,而這一構想的形成過程就是謀篇布局能力的訓練過程。
【要點闡釋】
文章好的布局體現在合理的結構上,要使作文達到結構合理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l 完整性。文章的結構,是部分與部分、部分與整體之間內在聯系和外部形式的統一,是構思與表達和諧的外在表現。構成文章的各個局部應服從主旨表達的需要,相互協調構成完美的整體,部分之間除了有內在的聯系之外,還要有巧妙的外在組合,相互間不能彼此孤立。要以線索、時空、邏輯或主旨來組合、統帥各部分材料使之渾然一體,體現整體的完美。
2.嚴密性。文章全文應前后呼應、上下連貫,做到文脈暢通。要保持句子與句子之間語意上的連貫,它反映了思考與表述的連續性和邏輯性。如敘事必須體現事情的發生和發展過程,說明必須體現事物的特征和規律,抒情必須體現感情的產生或者變化,說理必須體現實際的論證過程,等等,
3.層次性。安排有關材料總有一定順序,先寫什么,后寫什么,怎樣開頭、結尾,怎樣過渡、照應,要有條不紊地構筑文章,這些須在動筆之前就考慮周詳,小到復句、大到意義段都存在內部和外部的次序和步驟;分句間的關系,句群中的邏輯推理,意義段的起、承、轉、合等都要求有清晰合理的層次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