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中考語文作文輔導復習3
4.靈活性。文章結構要富于變化,靈活巧妙,這包含兩層意思。
首先,各種文體有其相應的合理的結構形式。如記敘文一般按線索來安排文章的結構,而線索又可以是人、事物、事件、思想感情以及時間、空間等等;說明文結構大致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和邏輯順序來布局謀篇;議論文的完形結構是由引論、本論、結論三部分構成,其中本論部分的結構模式又可以是并列式、對比式、層進式等等。
其次,客觀世界千姿百態、千變萬化,文章的材料、提煉出的主旨也是異彩紛呈的,結構只是文章內容的合理巧妙安排。因此文章結構“大體則有,定體則無”,一些總結出的通常使用的結構形式固然可以使用,而選擇一些結構形式進行新的排列組合也是常有的。寫作中要敢于創新,巧于構思,既要會使用一定的結構形式,又要不拘泥于現成的結構形式,還要會創制新的結構形式,但要有利于表現自己的思想感情,不要因結構而損害文意。
【模式介紹】
下面分別就各種文體作模式介紹:
(一)記敘文結構和情節。
一)結構。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縱式。主要按時間順序來組織材料,這種結構多適應于寫一件事。
①順敘。即依循事件發生、發展、變化等過程的“自然時序”進行敘述,如《項鏈》,先寫“借”(開端),接著寫“丟”、“找”、“賠”(發展、高潮),最后寫“得知項鏈是假的”(結尾、高潮)。這樣敘述的好處是由頭至尾,次第井然,便于組織材料,容易文理貫通,
并和讀者的“接受心理”更為合拍。但要注意的是,選材時要根據中心精心剪裁,敘述時要注意詳略,突出重點,要寫出波折,不能羅列現象,平鋪直敘,寫成“流水帳”。
②倒敘。即先把事件結局提到前邊來敘述,然后再回頭敘述事件的發生發展。例如魯迅的《祝福》,寫祥林嫂一生的悲慘遭遇,先交待人物的結局——祥林嫂在新年將臨之際,在人們的祝福聲中悲慘地死在雪地里,回過頭來再敘述她不幸的一生,交待她的死因。有人把這種情況叫做“大倒敘”。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把事件中間驚人(或高潮)部分提到開頭寫,然后轉入順敘,交待前因,與中間部分銜接后,繼續往后敘述。如《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弟兄》,文章開篇先從“二月三日下午四點鐘”北京市特種藥品經營部里急促的電話鈴聲寫起,電話里傳來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六十一個階級弟兄的生命,危在旦夕!接著回到“二月二日”“就在同一個時間內”,從頭敘述事件的起因,之后,又從“二月三日,下午四點多”接著往后敘述事件的發展與結果。有人把這種情況叫做“小倒敘”,也有人稱之為“中心開花”。無論是哪一種情況,它們的優點都在于能夠“刺激”讀者,扣人心弦,引人入勝,并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這種倒敘的方法是不能隨便使用的,放在開頭先寫事件的結局或某個中間環節,必須具有特別的意義,這樣先寫出來,才能顯示“倒敘”的優點,以增強表達效果。
2.橫式。主要按中心來組織材料,它多適應于寫幾件事或幾個場景的文章。如《瑣憶》,按“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兩方面來組織材料,至于事件發生的先后時間,則不在考慮的范圍之內。又如《校園好事多》,可以記敘校園內同一時刻不同地點的幾個場面。對于一些用幾件事寫一個群體或一個人的文章,敘述時,有時還以時間為序,如《廉頗藺相如列傳》(完璧歸趙、澠池會、廉藺交歡)、《教官》(開場白、練馬步、歡送會)等,這樣寫,既緊扣主題,又理清了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