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語文考點梳理二十三:說明文閱讀
10.一些極富創造性的人總會把很多常用物品開發出各種不同的用途。一把鑰匙經過改良后,可以當作螺絲刀、瓶起子、指甲銼,甚至酒精檢測計。如瑞典汽車制造企業薩博公司首創了一款酒精檢測鑰匙,這把鑰匙的頂端安有一個小型檢測口,駕駛員在發動汽車前對著這個檢測口吹氣,一旦該裝置檢測出的酒精濃度超標,發動機將無法啟動。
11.人類的智慧總能創造出奇跡。未來的鑰匙想必更加神奇吧!
1.這篇選文主要介紹了與鑰匙相關的哪些內容?
2.選文第②-⑤段采用了哪種說明順序?
3.本文運用了多種說明方法,試找出其中兩種,并舉例說明。
4.第⑦段劃線詞語中“迄今”應如何解釋?“迄今為止”可以去掉嗎?為什么?
(XX年遼寧阜新市中考試題)
答案:1.鑰匙的發展歷史,創下的“世界之最”,重要地位及用途。(“鑰匙的發展歷史”答成“鑰匙的類型”也可以) 2.時間順序 3.示例:列數字,如:第⑦段“最重的一把鑰匙達2噸,這把鑰匙長10米”;舉例子,如:第⑨段講述富蘭克林利用鑰匙發明避雷針的故事。4.到如今或到現在;不可以;這個詞語從時間上加以限定,說明約瑟夫•布拉默發明的鎖和鑰匙的組合到現在是最多的,以后還可能出現更多的,使表達留有余地,體現了說明文語言準確、嚴密的特點。
透視:選文是一篇科普說明文,所說明的事物貼近生活,內容條理,富有情趣,所設計的四道考題也體現了對說明文閱讀的基本要求。1題考查說明對象的特征,這也是對文章的整體感知。考生要在閱讀全文的基礎上,對所考查內容進行歸納和整合。2題考查說明順序,命題人把考查點設在局部,只要考生對說明順序有準確的理解,解答的難度并不大。3題考查說明方法,讓考生列出所使用的說明方法并舉出例子,具體的要求就是對說明方法的理解要準確,例子要與所舉方法相吻合。4題第一問考查詞語在語境中的意義,后一問考查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解答時要結合語句內容,運用一定的答題技巧,用簡潔準確的語言表述。總體上看,四道小題各有側重,同學們需要認真閱讀文段,掌握解題方法,用準確、條理的語言表述方可。
常見失誤分析
例 閱讀下面文章,完成1-4題。
潔身自好的蓮花
一提到蓮花,人們會自然地聯想到蓮葉上滾動的露珠,也許還會想到宋代文人周敦頤的《愛蓮說》,對“蓮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肅然起敬。
20世紀70年代,德國植物學家在研究植物葉面時發現,光滑的葉子表面有灰塵,要先清洗才能在顯微鏡下觀察,而蓮葉等植物葉面卻總是干干凈凈。他們利用人造的灰塵粒子污染玉蘭、林山毛櫸、蓮花、芋、甘藍等植物的葉面,然后用人造雨清洗2分鐘,使雨滴滑落,再觀察葉面灰塵粒子殘留狀況。實驗發現,有些植物葉面殘留的污染物多達40%,而蓮花等植物葉面的污染物殘留比例均小于5%。這就是所謂的蓮花效應。
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種蓮花效應呢?
通過電子顯微鏡,我們可以觀察到蓮葉表面存在著非常復雜的多重微米、納米級的超微結構。蓮葉表面上有一些微小的蠟質顆粒,并且覆蓋著無數個約10微米的突包,每個突包的表面又布滿了直徑僅為幾百納米的更細的絨毛。在突包間的凹陷部分充滿著空氣,從而使得在尺寸上遠大于這種結構的灰塵、雨水等落在葉面上,不會大范圍直接接觸葉面,而是隔著一層極薄的空氣,并且其能接觸的點也只是葉面上若干個凸起的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