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文言文復習課標重點篇目
②與“以己悲”相照應的句子3.將下面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微斯人,吾誰與歸?譯:4.文中的“進”指的是“ ”,“退”指的是“ ”。5.作者在文中抒發自己崇高的政治抱負的是哪一句話?對此你怎樣理解?答案:1.(略)2.①心曠神怡,寵辱偕忘②去國懷鄉,憂讒畏譏3.沒有這種人,我能與誰一道呢?4.居廟堂之高處江湖之遠5.“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是古人對待仕途進退和報效國家的道德準則,我們青年人也應該有這種胸襟和抱負,對待國家和人民的事應該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言之成理即可)第七課:醉翁亭記――歐陽修(宋)(八年級下冊)一、精要筆記:
(1)文章通過描寫滁州山間的美妙景色以及他和滁州百姓一起游樂的情景,展現出一幅“官民同樂”的圖畫,委婉含蓄的表達了作者借游山水來排遣苦悶的特殊心理。
(2)第三段寫游瑯琊山的情形,一共寫了四個場面:1、滁人游,2、太守宴,3、眾賓歡,4、太守醉。
(3)表現本文主旨的句子是: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4)太守之樂其樂中的太守的“樂”是指“寄情山水之樂,與民同樂之樂。”
(5)對聯:歐陽修與百姓同樂,范仲淹以天下為憂。
(6)虛詞“而”的用法:a表承接(順接)關系,“接”,“接著”,或不譯;b表轉折,卻、可是;c表并列關系,而且;d表因果關系,因而;e表修飾關系,“地”,或不譯。
二、解釋下列詞語:答案
1、環滁皆山也 環繞
2、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 格外漂亮
3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茂盛的樣子
4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靠近
5醉翁之意不在酒 情趣
6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得:領會。寓:寄托。
7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 若夫:如果。霏:霧氣。暝:昏暗。
8野芳發而幽香 芳:香花。
9、佳木秀而繁陰 秀:開花,這里指滋長的意思。10、負者歌于途 背
11、傴僂提攜 腰背彎曲,這里指老年人(用了借代手法)
12宴酣之樂,非絲非竹 盡興地喝酒
13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 蔌:菜蔬。陳:擺開
14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 觥:酒杯。籌:酒籌,宴會上行令或游戲時飲酒計數用的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