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李逵見宋江》教學設計
《李逵見宋江》教學設計教學目標:
1、了解有關《水滸傳》及作者的文學常識。
2、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故事情節。
3、分析李逵的形象,學習作者刻畫人物的方法。
4、培養學生對我國古典文學的濃厚興趣。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故事情節。
2、分析李逵的形象,學習作者刻畫人物的方法。
教學方法:朗讀感悟法 合作探究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營造氛圍
1、課前播放的《好漢歌》可以說響徹了大江南北,同學們知道它是哪一部電視連續劇的主題曲?
2、同學們應該很熟悉《水滸傳》中的人物和情節。現在來看看這兩位。
(1)、出示李逵畫像:這位是誰?外號 ,他所使的武器是 。他力大如牛,被其鄉人喚作 。
(2)、出示宋江畫像:這位是 ,外號 ,他曾在鄆(yùn)城縣當 ,是繼晁蓋之后,梁山泊英雄的 。
3、今天,咱們就來學習有關他們二人的一篇課文——《李逵見宋江》。
二、走近作品,走近作家
1、本文節選自文學名著《水滸傳》第三十八回“及時雨會神行太保,黑旋風壯斗浪里白條”
2、《水滸傳》:又稱《忠義水滸傳》,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專門描寫農民起義的長篇小說,取材于北宋末的宋江起義的歷史故事。書中寫了宋江、魯智深等眾多好漢最終都因為種種不同原因而被迫在梁山落草為寇,揭桿起義。他們舉起義旗,打著替天行道,劫富濟貧的口號,殺遍大江南北,沉重地打擊了反動統治者的囂張氣焰,張揚了人民群眾的神勇斗志,暴露了封建統治階級的殘暴腐朽,同時也深刻提示了農民起義失敗的原因。
3、對于《水滸傳》的作者歷來說法不一,有的認為是施耐庵所著,有的認為是羅貫中所作,還有的認為是兩人合作的。選入教材時為避免引起爭議,將二位作者姓名都署于其上。
4、施耐庵、羅貫中:元末明初小說家。
三、課前準備,掌握字詞
1、生字詞
酒肆(sì) 閑暇(xiá) 冒瀆(dú) 赍書(jī) 肴饌(zhuàn)
赦宥(yoù) 恁么(nèn) 粗鹵(lǔ) 酒樽(zūn) 篩酒(shāi)
擄走(lǔ) 叵耐(pǒ) 賺漏(zhuàn) 咄咄逼人(duō)
2、相關解釋
版頭:獄卒。 差撥:牢獄中的差役。
赍書:攜帶書信。 過賣:酒店里的伙計。
赦宥:寬赦。 恁么:如此,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