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現代文閱讀復習
現代文閱讀復習之一 文學作品閱讀考點、知識點分析(教師版)(現代文訓練需要少講精練,重在學生的悟讀.)
第一講 準確理解 概括主旨
考 點:感知并能概括文章(段)內容
知識要點:準確感知和理解語言材料,概括文章(段)的主題。
考試說明:1、能判斷對文章(段)內容的概括正確與否。
2、能準確概括出文章(段)的中心。努力避免感知不準,理解不透,概括不準或不全等問題。
3、能找出最能體現文章(段)主題的語言材料或事件材料。 4、能結合自已的認識,聯系自己的生活,就文章(段)主題談一點體會。
考點例析:
錯也是對 ( 劉墉)
小時侯,父親常教我寫毛筆字,每當我寫到一半,對其中一筆不滿意而懊惱遲疑,父親總會安慰我: “上一筆沒寫好,可以用下一筆去救。練字的人,不但要會寫好,還要懂得救好。因為如果你會救,就無所謂錯誤了!錯也是對!譬如一個人寫‘太’字,第二筆寫歪,別人認為沒辦法寫好,卻見他將最后兩筆也改了個角度,結果不但漂亮,而且妙極了!”
父親還說有一次康熙皇帝出巡,到了西湖,靈隱寺的主持求皇帝寫幅字,康熙原想題“靈隱寺”,但落筆時不小心,將“靈”字上面的雨(繁體字的“靈”字上面是“雨”字頭)寫大了,下面紙幅有限,怎么也不能把“靈”字寫完,旁人都捏把冷汗,卻見皇帝氣定神閑,大筆一揮,改寫為“云林禪寺”(繁體字的“云”字上面也是“雨”字頭)。那幅字至盡仍掛在西湖,大家只覺得筆飛墨舞,是幅好字,有誰會去計較那是寫錯之后的權宜之計呢!
我當時太小,聽不懂,直到有一天父親帶我去看漫畫家表演——只見臺上掛著一大張白紙,漫畫家邀觀眾上去,隨便畫幾筆,然后立刻根據那幾筆,改成一幅畫。有些觀眾存心找麻煩,故意東勾一圈,西畫一條,大家這么想,都認為畫家會被難倒,卻見畫家略一思索,就解決了問題。
我開始了解,這世上一般人認為錯的事,不見得就是錯,有些人不但能將錯變為對,而且對的比別人對的還要好。
所以在中學,我試著在作畫沒有靈感時,把紙折皺,攤在地上看那折痕,前看,后看,左看,右看,居然能看出許多美麗的山巒和川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