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現代文閱讀復習
教室里響起了椅子松動的“卡卡”聲。
教授盯牢了我,又遞過來一句話:“您走遍了中國大陸,可是卻從來沒有到過中國臺灣,這是為什么?”“我走遍了大陸,但是游不過中國臺灣的哪個小小的海峽,先生。不過,待到那個海峽上建起橋梁來的時候,我會過去的。先生!”
教室里又有了笑聲,而教授卻沒有笑卻接過我的話來問:“您是否知道,鄧小平先生在位期間是怎樣打算如何解決中國臺灣問題的?”
“鄧小平先生的‘一國兩制’的構想您不會不知道吧?不過我想,在鄧小平先生的桌面上,中國臺灣問題并不是最重要的。”
教授濃濃的眉毛似乎舒展開來“在您看來,現在中國國家領導人和在野黨是把什么放在第一位?”
“依我之見,使中國盡快富強起來超越日本等發達國家才是最重要的問題。”
教授挪挪身子,坐好,依然對我窮追不舍:“我實在愿意請教,中國富強的標準是什么?這里座有22個國家的學生,相信大家都有興趣弄明白這一點。”
我突然感慨萬千,竟恨的牙根發癢,用狠狠的目光看者這個刁鉆古怪的教授。我挺起胸膛一字一頓的說:“最起碼的一條是:任何一個離開國門的同胞都不會受到像我現在一樣的侮辱,一點也不可以!”
教授忽然站起身,向我這里走來。我才發現,他的眼睛很明亮,似乎能洞察一切,他的笑容很燦爛,他將一只手搭在我的肩上:“我絲毫沒有要刁難你的意思,也沒有要侮辱中國的意圖。我只是想知道,一個普普通通的中國人是如何看待他自己國家的問題的。”然后他快步走回講臺,大聲宣布
“我向中國人脫帽致敬!下課!”
出了教室,他的我并排走。好一會后,我們不約而同的說“一起喝杯咖啡好么?”
1、向中國人脫帽致敬是什么意思?
2、請分析我和教授的整個對話過程?(提示:從對話內容和效果來思考)
3、請分析作者的情感變化過程
4、請分析教授的人物形象答案:1、含義:對中國、中國人的尊敬
寓意:既寫出了中國人的國際地位,又顯現了教授的真誠。
2、第一回合:關于中國人如何工作的回答
教授:作為記者,在中國如何工作?
作為中國的首長如何工作?
教授的第一個問題正好對應了前面的提到刁鉆古怪。
“我”:“概括地講”、“愿意”
我的回答顯示了機智幽默,并暗示了國家寬松的政治氣氛和人民舒暢的心情
大家:“竊笑”、“哄”、“笑”、“豎”
大家的反映說明了他們對我回答由衷的佩服和滿意,證明了我的成功。
第二個回合:關于國籍的回答
教授:來自哪個中國?
來自中國臺灣中國還是北京中國?
教授的第二個問題是敏感的政治問題,國際上有“兩個中國”的暗流。他的語言、動作、神態表現的狡黠、傲慢、挑釁,想使我“難堪”,事實上,他想了解中國留學生的政治敏感性。
“我”:沒聽清楚
爭取時間弄清教授問題的真正意圖,同時也不想激化矛盾,變被動為主動,引出教授的謬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