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現代文閱讀復習
后來在大學教課,我也常將紙隨便“團”一下,丟在桌上,讓學生運用想象,去尋找美的造型。我發覺用這種方法創作的畫,常能打破自己慣用的格式,開展出新的面貌,尤其喜愛臨摹的學生,往往能因此脫離古人的窠臼。
我更發現,有時候在作畫之前想要使用宣紙,不小心拿錯了紙,卻很可能因為紙性不同,產生許多意外的好效果,遠非平日所能想見。
如此說來,那錯,不也就是另一種對了嗎?......
從寫毛筆字、畫漫畫、到學國畫,我深深領悟了這個由錯誤中尋對的道理,且用在我的生活中,經過許多坎坷、風浪,一次又一你倆在證明父親的那句話: “如果你會救,就無所謂錯誤了!錯也是對!”
1.寫出此文的線索。
2.說說作者的寫作思路。
3.談談你對“這世上一般人認為錯的事,不見得就是錯”的理解。
4.摘出全文的主旨句。
5.說說你讀了此文之后受到的啟示。
答案
1.父親的“錯也是對”那句話。
2.以時間為序,按不了解父親的話到開始了解父親的話這個思路行文。
3.這句話蘊含著這樣一個哲理:有時候對錯是相對的,對一件事情我們不能簡單地判斷對錯,要換個角度來思考,它啟發我們不要囿于常規,創造性思考問題。
4.主旨:“如果你會救,就無所謂錯誤了!錯也是對!”
5.結合原文談自己感受,言之在理即可。 第二講 情感透視 突出人物
考 點:把握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態度、觀點。
知識要點: 1、在閱讀中體會出滲透在文章字里行間的作者的情感、態度、觀點。 2、把握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態度和觀點。考試說明: 1、能對關于作者和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態度、觀點的表述作出正確與否的判斷,能用合乎要求的對其作準確歸納。 2、能找到體現人物觀點、情感和態度的相關文字依據。
《用心臟生活 》
我一直反對用成熟或幼稚之類的詞匯來衡量一個人的進步程度,因為這是一種基于大眾準則的理性判斷,并不能涵蓋一種更接近詩意的生存。
我20歲左右的時候,經常因為過于率真浪漫而在為人處事上發生事故,所以便用法國著名風景畫家柯羅來抵擋別人對自己許多可笑舉止的嘲笑。因為那么偉大的柯羅,對社會常識依舊知之甚少,以致父母從不放心他一個人單獨出門,他五十多歲了外出還必須向母親請假。柯羅的幼稚也許是因為他沉醉于對美的探索而忽略了對生活技能的演練。可以相信的是,他在畫布上從不會迷路,并因此比那些成熟的人領略到了更多的人生輝煌。
還有另一種人的不成熟,是因為無法學會和適應流行的價值準則。他們是時代的水土不服者,或者說,他們眼里根本就沒有那些公共綠地上的柵欄,孤獨的身影驕傲地掠過人群的尖叫和憤怒。曾讀過一個故事:一個歐洲商人在太平洋的一座小島上發現一個老者手編的草帽很漂亮,每只售價20比索。商人想倒一些到歐洲去賣,便問老者:如果一次買一萬頂,每頂可以便宜多少?老者卻答:每頂還要多加10比索,因為編一萬頂相同的帽子會讓我乏味而死。我真是愛極了這個老人,他用近乎天籟的聲音,對自以為是的商業法則說了一聲“不”。能列出的前輩還有許多。他們飛行在蕓蕓眾生的頭頂,相似的身影重疊在一起,成為我的精神教父,鼓勵我在森林之外長成一棵獨特的樹——不計后果地愛,絕不含糊地恨。到了30歲還相信光榮與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