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經典通行 與好書為伴》綜合性學習集錦
6.田中角榮的“撕書”讀書法
曾任過日本總理大臣的田中角榮,早年由于家境貧寒,上完高小以后就失去了系統學習的機會。在半工半讀的學習中,他十分注意讀書方法。為了鍛煉自己的記憶力,他一頁頁地背誦《簡明英和詞典》、日文辭典《廣辭林》,采用的辦法就是一次撕下一頁,記熟了就扔了。這鍛煉出他非凡的記憶力!
7.老舍的“印象”法
老舍說:“我讀書似乎只要求一點靈感!∠笊跫选闶呛脮覜]功夫去細細分析它……。‘印象甚佳’有時候并不是全書的,而是書中的一段的最入我的味;因為這一段使我對全書有了好感;其實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壞了全體的美,但是我不管;有一段叫我喜歡兩天的,我就感謝不盡!薄
8.愛因斯坦的“總、分、合”三步讀書法
所謂總,就是先對全書形成總體印象。在瀏覽前言、后記、編后等總述性東西的基礎上,認真地閱讀目錄,概括了解全書的結構、體系、線索內容和要點等。
所謂分,就是在“總”體了解基礎上,逐頁卻不是逐字地掠讀全文。在掠讀中,要特別注意書中的重點、要點以及與自己需要密切相關的內容。
所謂合,就是在掠讀全書后,把已經獲得的印象條理化、系統化,使觀點與材料有機結合。經過認真思考、綜合,弄清全書的內在聯系,以達到總結、深化、提高的目的。
9.杰克.倫敦的“餓狼式”讀書法
美國作家杰克倫敦經過苦難磨練,十分珍視讀書機會。他遇到一本書時,不是用小巧橇子偷偷撬開它的鎖,然后盜取點滴內容,而是像一頭餓狼,把牙齒沒進書的咽喉,兇暴的吮盡它的血,吞掉它的肉,咬啐它的骨頭!直到那本書的所有纖維和筋肉成為他的一部分。
10.毛姆的“樂趣”讀書法
英國作家毛姆提出“為樂趣而讀書”的主張,他說:“我也不勸你一定要讀完一本再讀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發覺同時讀五、六本書反而更合理。因為,我們無法每一天都有保持不變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內也不見得會對一本書具有同樣的熱情!薄
11.錢鍾書
錢鍾書的治學之道,可以概括為八個字:博聞強志,深思慎取。
錢鍾書從啟學之時,就博覽群書。讀中學時,就讀了《天演論》等英文原版著作,還啃下了《古文辭類纂》、《駢體文鈔》、《十八家詩鈔》等,至于他喜愛的小說雜志更是愛不釋手,披閱不倦。他閱讀書籍所寫的札記,可以用汗牛充棟來形容,毫不夸張,他寫學術巨著《管錐編》時,所用的資料足有幾麻袋。
錢鍾書主張先博后約,由博返約。即先廣泛涉獵,博覽群書,然后再在此基礎提煉吸收,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這種科學的學習方法不僅使他成為一代學術泰斗,也為后學者指出了正確的成功之路。
12.鐵凝
鐵凝說:“對一個小說家來說,書讀得越雜越好,應該多讀一些小說之外的書!逼渌麅炐愕淖髌窌_闊你的視野,從另外的書中可以獲得別樣的生活和感受,這樣生命也會更完整。另外,讀書應該從興趣出發,不要硬著頭皮去讀,“讀不下去,你怎么獲得營養?也許隨著年齡以及閱歷的增長,你會發現你漏過了一些值得你去讀的書。所以,也不要太過排斥。”鐵凝認為,閱讀對于自己來說,就是生活里最為愉快的一部分,任何一本好書給讀者的營養都是慢慢滲透的。鐵凝對自己未來的閱讀計劃是:經典的,耐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