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教材復習——詩歌賞析匯編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主題:這首詩通過描寫登飛來峰的所見所感,表達了作者高瞻遠矚,對前途充滿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艱難,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負。)
45、江城子 密州出獵
北宋 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出獵:裝備齊全、人數眾多)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希望朝廷能重用他)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要報效國家,關心國家命運的愛國精神。也是本詩中心。)
46、浣溪沙 北宋 蘇軾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寫生機勃勃之景)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抒積極進取、奮發向上之情)
(主題:從嫩芽、溪水的,領悟人生應積極進取,表現作者曠達樂觀、奮發向上的生活態度。)
47、水調歌頭 北宋 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哲理)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祝愿)
(主題:蘇軾因為政治處境的失意,和弟弟的別離,中秋對月,抑郁惆悵。但他沒有陷于消極悲觀的情緒中,立即以超然達觀的思想排除憂患,終于表現出對人間生活的熱愛。)
(寫法:全詞寫景敘事議論抒情融為一體,虛實并敘,寓哲理于抒情之中。)
49、漁家傲 北宋 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統領下文寫景)
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里,
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
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
將軍白發征夫淚。
50、浣溪沙 北宋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奇偶佳句,對時光流逝的慨嘆)
(主題:抒發對歲月的愛惜和對生命的珍視。)
51、觀書有感 北宋 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名句:暗含哲理。表達詩人深切的讀書感受。常用來比喻不斷學習新知識,才能達到新境界。)(主題:借景喻理,表現一種微妙難言的讀書感受。)
52、游山西村 南宋 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頷聯哲理:只要鍥而不舍就會產生希望,出現新境界。)(中心:描寫山中景物,社日風光,流露對農村生活的熱愛)
53、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南宋 陸游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救國心切)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奇妙幻景)
(主題:表現作者物愛國激情和殺敵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