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最后一次演講》教學設計
《最后一次演講》教案6教學目的
1.了解演講的一般要求。
2.理解演講是心靈的表白。
3.體會口語強烈的感情色彩。
教學重點:
掌握文章的主旨。
教學難點:
體會重點句子的含義。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方法:
揣摩關鍵詞句的內涵。通過朗讀增強語感。
教學過程:
1.注音釋義:
挑撥離間(jiàn):搬弄是非,破壞團結。
賦予:給予。
卑劣(liè):卑鄙惡劣。
蠻橫(mán hèng):(態度)粗暴而不講理。
光明正大:形容襟懷坦白,行為正派。
辯字組詞:
厲:嚴厲 。呵∏ 撥:挑撥 賦:賦予
勵:獎勵 洽:洽談 拔:選拔 斌(bīn):同“彬”。
反義詞:
光明正大──偷偷摸摸 光榮──無恥 光明──黑暗
2.內容主旨:
學習這篇講演稿,要注意的第一個問題是:這是一篇即興講演,是特殊背景下所作。
抗戰勝利以后,蔣介石調動200萬軍隊準備進攻解放區,并加緊對國統區的法西斯統治,內戰的陰云籠罩大地。
1945年11月25日晚,西南聯大、云南大學等校師生在國民黨軍警的槍聲中召開大會,反對內戰,呼吁和平。聞一多參加了大會。11月26日,昆明31所大中學校宣布罷課抗議反動派暴行,提出一系列民主要求。12月1日,數百名特務和軍人襲擊四所大中學校搗毀教具,劫掠財物,用鐵棍、刺刀和手榴彈殘害愛國師生,制造了“一二•一”慘案。聞一多為烈士的靈堂送去挽聯并在會上發言。
1946年1月10日,國共雙方簽定了《停戰協定》。2月10日,重慶各界舉行慶祝大會,國民黨特務前來搗亂,郭沫若、李公樸等60多人被打傷。3月17日,聞一多參加為“四烈士”舉行的出殯公葬活動,參加游行、路祭,并在入殮典禮上致詞。4月17日,聞一多任社長的《民主周刊》發表時事評論,嚴正批判蔣介石。其后不久,國民黨“懸賞250萬元購買聞一多的頭顱”。聞一多不怕反動派恐嚇,堅定地表示:“我留在昆明一天,就要戰斗一天”。
7月11日晚,反動派暗殺了杰出的民主戰士李公樸先生。聞一多帶病主持李公樸的喪事。這時,聞一多的處境非常危險,許多消息表明,國民黨特務下一個暗殺的對象就是聞一多,可聞一多已將生死置之度外,未予理睬,沒有躲避。
7月15日上午,李公樸治喪委員會在云南大學召開大會,請李夫人報告李公樸遇難經過。聞一多準時參加會議。李夫人發言泣不成聲,混入會場的特務卻起哄擾亂,公開挑釁。為防止意外,事先約定聞一多不作講演,但此時他難壓怒火,拍案而起,即席發表演說,即“最后一次講演”。
當天下午5時,聞一多在參加完“李公樸先生被害事件記者招待會”回家的路上即遭暗殺。
了解了這一背景,就懂得了這充滿昂揚的戰斗激情、富有極大鼓動性、震憾力的講演,絕不是書桌前冥思苦想的產物,不是寫作技巧的產物,而是對反動派恨之深,對人民、對祖國愛之切的結果。了解這一前景,也使我們懂得了演講應是“言為心聲”,演講內容不僅應是正確的,而且應是自己真實的思想感情的流露和抒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