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最后一次演講》教學設計
學習這篇講演稿,還應了解本文的結構和中心。
本文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1~3段):高度贊揚了李公樸和昆明人民為爭取民主和平而斗爭的精神,痛斥國民黨反動派暗殺李公樸的罪行,揭露了其虛偽的本性。
第二部分(4、5段):剖析國民黨反動派的虛偽本質,指出人民必勝,光明就在眼前。
第三部分(6~12段):號召昆明人民發揚優良傳統,堅持斗爭,并表達自己為正義而獻身的決心。
本文圍繞李公樸被害事件,揭露反動派的無恥暴行和虛弱的本質,贊頌烈士的斗爭和犧牲精神,號召人民與敵人斗爭到底。
3.寫作特點:
本文語言的口語,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其表現如下:
(1) 運用近義詞、反義詞使感情色彩強烈。如第一段中用“打”、“殺”、“暗殺”等近義詞,揭露了敵人的暴行,使語言富于變化,表達了演講者對特務暴行的憎恨。第二段用“無恥”和“光榮”這對反義詞,詞義上的鮮明對比,增強了語言的感情色彩,表達了演講者分明的憎愛感情。第五段用“光明”和“黑暗”這對反義詞,表明了演講者沖破黑暗,爭取光明的強烈思想感情。
(2) 運用感嘆句、反問句、遞進句表達了強烈的感情。如第四段“特務們,你們想想,你們還有幾天?你們完了,快完了!”連用反問句和感嘆句,指出了特務們的可恥下場,表達了強烈的憎恨感情。第一段“為什么要打要殺,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的來打來殺,而偷偷摸摸的來暗殺!”用遞進復句,步步緊逼,增強了揭露敵人的力量。
(3) 運用反復、對比的修辭方法,使感情色彩強烈。如第二段“無恥啊!無恥啊!這是某集團的無恥,恰是李先生的光榮!”既用反復修辭方法揭露敵人的無恥,又用對比方法突出李公樸先生為進步事業而死的光榮。第五段“你們殺了一個,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樸站起來!”用“一個”和“千百萬”對比,突出人民的力量,打擊敵人,對未來充滿信心。
(4)運用語調抑揚頓挫的變化來表達感情色彩。如第一段“有事實拿出來說啊!(聞先生聲音激動了)為什么要打要殺,……”第二段“憑什么要殺死李先生?(后聲,……)”。
重點語段研讀
語段:第五段。
分析:本段的中心是:“我們有這個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勝利的,真理是永遠存在的。”圍繞這個中心,先指出“我們的力量大得很,強得很!”并列舉事實證明。然后又與世界和歷史聯系起來,用希特勒、墨索里尼為例,強調反人民的勢力終會被人民毀滅,從而強調國民黨反動派必敗,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
這段對特務的稱呼由“他們”改為“你們”,表明講演者大無畏的精神和憤怒的感情,用“你們”直斥敵人,痛斥色彩更強烈。
“歷史上沒有一個反人民的勢力不被人民毀滅的!”用雙重否定的感嘆句式更有力地表現了痛斥敵人的感情。
【資料窗】
演講是一種在公開場合,用口頭語言宣傳自己的主張的最簡便易行的方式。
要進行演講就要做到如下準備:
一、明確演講的觀點。演講要提出自己的主張,讓別人接受自己的主張,就應使自己的主張正確、鮮明、突出。正確才有力,鮮明、突出才易理解。
二、圍繞主題選擇材料。觀點確定后,就應該為自己的觀點找尋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事實勝于雄辯。事實論據包括有代表性的事例、確鑿的數據、可靠的史實等。道理講得透才能服人。道理論據包括人們公認為正確可行的道理、格言、原理、定律等。論據典型、生動、豐富,才能使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