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朱元思書》講學稿
預習等級: 組長簽字:
(二)、學習課文。
1、導入新課。(解釋題目: “與”:給予。“書”:信。題目的意思是寫給朱元思的一封信。)
2、簡介作者
3、朗讀課文,讀準節奏、停頓,粗知文章大意。
(范讀、領讀、自由讀、分組讀、齊讀)
4、疏通文意。
①小組合作,解決疑問,并記下來。
② 譯講課文。
a、 一人一段,輪流譯講
b、程序:讀一遍,解釋重點字詞,翻譯全句。
c、其他同學補充。
5、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研讀課文,思考:文章是如何抓住“異”和“奇”兩字來寫水和山的?
水色-縹碧(靜)
板書:異水 視
水流-甚箭 若奔(動)
山行-負勢競上 爭高直指
奇山 山聲-水激 鳥鳴
蟬轉 猿叫 聽
山光-橫柯上蔽 疏條交映 視
講解:文中寫“異水”的部分,先抓住其“縹碧”的特點,寫江水之色,“千丈”寫江水之深,“見底”寫江水之清,“游魚”寫江水之凈。然后以比喻夸張的手法,勾勒其急湍猛浪的激越美。這樣描寫,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動靜結合,顯示出富春江水的秀麗之美和壯觀之美,突出地表現了一個“異”字。
文中寫“奇山”部分,首先從視覺的角度寫山勢本身之奇,奇在“負勢競上”“爭高直指”,仿佛有無窮的奮發向上的生命力,它們仿佛要掙脫大地,直上青天,欲上不能,便“千百成峰”,層巒迭嶂;其次從聽覺的角度寫空山天籟之奇,泉聲、鳥聲、蟬聲、猿聲,這些聲音匯成了一曲對生命的頌歌,把這寂靜的山谷,變成一個熱鬧、和諧、歡樂、詳和的世界——山包容了這些生命,這些生命給這山以無限生氣;最后從視覺的角度寫山林中“在晝猶昏” 以及“有時見日”的神奇景象。這一段寫山之形之聲之色,都緊扣一個“奇”字。
學習等級 組長簽字:
(三)、鞏固拓展
1、通假字
窺谷忘反“反”通“返”,返回
2、古今異義詞
(1)一百許里。許:表約數,左右;應允,可能。
(2)鳶飛戾天者。戾:至,到達;罪過,乖張。
(3)經綸世務者。經綸:籌劃,治理;指政治規律。
3、一詞多義
天下獨絕 形容詞,絕妙。
絕
猿則百叫無絕 動詞,斷,停。
負勢競上 動詞,向上。
上
名詞作狀語,在上邊。
4、詞類活用
(1)風煙俱凈 形容詞作動詞,消凈,散凈。
(2)任意東西 名詞作動詞,往東,往西。
(3)猛浪若奔 動詞作名詞,飛奔的馬。
(4)互相軒邈 形容詞作動詞,爭著往高處和遠處伸展。
(5)望峰息心 動詞使動用法,使·· ·· ··停止,平息 。
(6)橫柯上蔽 名詞作狀語,在上邊。
第二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