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課《對岸》教案
(3)文章中反復提 到“媽媽”,這有什么作用?
明確:“媽媽”和“對岸”都是作者感情寄托的一部分,通過對
“媽媽”和“對岸”來表達作者對生活,對自然,對故鄉和人民的熱愛。而且,文章全篇都是以一個孩子的眼光來看待世界,以一個兒童的口吻來描繪“對岸”,因此,“媽媽”就顯得很有必要了。
小結:總之,《對岸》寫兒童心理,寫一種渴 求和向往。詩人以孩子豐富的想象力,朦朦朧朧的意識,純真的感情描繪了三幅圖畫。
4. 詩文的藝術特點及現實意義:
《對岸》選自《新月集》,譯者鄭振鐸先生曾把《新月集》與安 徒生的童話相提并論。贊嘆《新月集》的文字也具有“不可測的魔力”“它把我們從懷疑貪欲的成人詩集,帶到天真秀嫩的兒童的新月之國里去”,是一部優秀的“敘述兒童心理,兒童生活的最好 的詩歌集”。他的詩雖然有時沉寂,但微妙幽婉,具有很深的感化力,甚至于他的戲劇,小說,論文也是充溢著詩的趣味與音樂似的詞句。在印度,有人說泰戈爾的詩,每天讀一行可以把世上一切煩惱都忘了,也有人說“他是我們圣人中的第一人:不拒絕生命,而且還能說出生命之本身的,這就是我們愛他的原因了。”
在中國,陶淵明為我 們描繪了一個世外桃源;在印度,泰戈爾創造了一個和諧美滿的永恒國度;在歐洲,其一的童話世界力,處處是歡聲笑語的幸福。而今天,無論中西,許多大城市高樓林立, 重壓力,快節奏的生活,使人們關閉在水泥森林了,回歸本真,回歸自然正是所有人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