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莊子》二則
《渾沌之死》這篇寓言故事從一個側(cè)面警示世人:不按照規(guī)律辦事,違反了事物本性,往往會好心辦成壞事,結(jié)果與愿望相悖。
《呆若木雞》這則寓言故事通過訓練斗雞,比喻只有精神內(nèi)斂,修煉內(nèi)功,修養(yǎng)到家,方為競爭中“上之上者”,方能在競爭中戰(zhàn)無不勝的道理。一、基礎(chǔ)知識積累1.給下列紅字注音渾沌(hún dùn) 鑿(záo) 渻(shěng) 倏(shū) 恃(shì)2.形近字┏沌(dùn)渾沌 ┏恃(shì)有恃無恐┗燉(dùn)燉熟 ┗峙(zhì)對峙3.多音字 ┏(yìng)答應(yīng) ┏(shèng)旺盛應(yīng)┫ 盛┫ ┗(yīng)應(yīng)該 ┗(chéng)盛飯4.詞語解釋【渾 沌】神話傳說中管理中央的大帝,面孔渾圓,無耳目口鼻。古人把天地未開辟前的狀態(tài)也稱之為渾沌。【 時 】常常,時常。【 謀 】謀劃,商量。【 德 】恩情。【七 竅】人的耳、目、口、鼻共有七孔,故稱七竅。【以 視、聽、食、息】用來看(外界),聽(聲音),吃(食物),呼吸(空氣)。【斗 雞】使公雞相斗的一種游戲。【 已 】停止。這里指訓練完畢。【方虛驕而恃氣】正在憑著一股血氣而驕傲。方,正;恃,憑著,依靠。【猶應(yīng)向影】仍然對別的雞的啼叫和接近有所反應(yīng)。猶,仍然;應(yīng),作出反應(yīng);影,影子,指的雞走近來。【疾視而盛氣】氣勢洶洶地看著(對方)。疾視,怒目而視。【無 變】沒有反應(yīng)。【 德 】精神。【 異 】別的。【 應(yīng) 】應(yīng)戰(zhàn)。【反 走】轉(zhuǎn)身逃跑。5.文學常識填空(1)《渾沌之死》選自____,古人把____狀態(tài)也稱作“渾沌”,文中用____和____作為神的名字,意在諷刺_______。(2)《呆若木雞》選自_____,現(xiàn)已成為成語,意思是______。(3)人皆有七竅,______,此獨無有,嘗試鑿之。(4)望之,____,_____,異雞無敢應(yīng)者,反走矣。 【參考答案】(1)《莊子•應(yīng)帝王》 天地未開辟前 倏 忽 二神做事快而不加思索。(2)《莊子•達生》 形容因恐懼或驚訝而發(fā)愣的樣子。(3)以視、聽、食、息(4)似木雞矣 其德全矣二、課文復習1.作者回顧【明確】莊子與《莊子》 莊子(約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戰(zhàn)國時宋國蒙人,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莊子生活在一個社會矛盾極其尖銳的時代,做過漆園吏。他不滿現(xiàn)實,不與統(tǒng)治階級合作,據(jù)傳楚王曾以千金相邀為相,被其拒絕。莊子對后人的影響主要是《莊子》一書。《莊子》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豐富,氣勢壯闊。《莊子》共33篇,分內(nèi)篇、外篇、雜篇。內(nèi)篇7篇為莊子所作,外篇15篇和雜篇11篇一般認為是其門人和后學者的偽作。莊子的想象力極為豐富,語言運用自如,靈活多變,能把一些微妙難言的哲理說得引人入勝。魯迅先生稱贊“其文則汪洋辟閹,儀態(tài)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漢文學史綱》)。郭沫若也評價說:“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國古代哲人中,實在是絕無僅有。”(《莊子與魯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稱之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