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山秀水
3.作者為我們描繪了如詩如畫的江上景色,他精心描繪了哪兩幅畫面?兩幅畫面結合給你怎樣的感受?一幅是靜態的漓江水色圖,一幅是動態的魚鷹捕魚圖。前者靜,而后 者動,動靜結合,富于變化,給人以美的享受。
4.課文第6~15段中,船家講述的四個傳說分別是什么?作者寫這些傳說的目的是什么?四個傳說分別是:父子巖、寡婦橋、望父石和媳婦娘巖。寫這些傳說,既體現了桂林山水凝聚著勞動人民的感情和想像之意,同時,也是為了表達作者希望人們不要忘記舊社會的苦難,珍惜現代的美好生活的寫作意圖。
5.課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點明作者的寫作意圖。
(四)質疑問難
四、布置作業 1、朗讀課文2、抄寫詞語3、課后練習題
第二課時
一、自主探究、展示
分析課文語言
楊朔散文具有濃郁的詩意,語言清新、絢麗、凝練,試選出自己喜歡的段落或者語句大聲朗讀,并說說為什么喜歡?
1.第2段第二句用比喻的修辭,寫出了漓水的清純碧綠,真實可感。第三句用比喻的方法,描繪桂林山石的千姿百態,生動形象。第四句用了反問的方法,突出了桂林山水的天然美妙。
2.我也算游歷過不少名山大川,卻從來沒見過一座山,這樣 凝結著勞動人民的生活感情;沒見過一條 水,這樣泛濫著勞動人民的智慧的想像。“泛濫”與“表現” “洋溢”“充滿”這三個詞相比,哪一個更恰當些?為什么?
“泛濫”更恰當。因為它有“多得向四處漫流”的意思,這與寫水非常貼切,表現了勞動人民的充滿智慧的想像就像 這漓江的水,是無窮無盡的。而“表現”“洋溢”“充滿”程度沒有“泛濫”深。
二、自主合作
寫法探究
小學時我們曾學習過《桂林山水》這篇課文,請大家思考一下,兩篇都是寫桂林山水的文章,但寫法上有何不同?
《桂林山水》側重于寫桂林山水的奇秀險和 靜清綠的特點 , 而《畫山繡水》側重寫與桂林山水有關的傳說故事,使讀者從中受到教育
三、拓展鏈接
說出古詩詞中描寫山水的句子。
1.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過故人莊》
2.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陸游 《游山西村 》
3.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王之渙《涼州詞》
4.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5.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王灣《次北固山下》
6.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四、小結
五、布置作業
1.為什么本文要把神奇而美麗的桂林山水與表現舊時代“勞動人民艱難苦恨的生活”的傳說結合起來寫?
2.課后作業2•3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