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語文先讀后寫教練:維護人格尊嚴
尊嚴也是俗語中所說的面子,維護尊嚴與愛面子有時很難分辨。中國有句古話:“餓死事小,失節事大。”自古中國女子就把貞節看得比生命都重要,1935年,著名影星阮玲玉服毒自殺,她留下的遺言是“人言可畏”“我不死不能明我冤”。阮玲玉敢于扮演各類婦女形象,她的表現何等大膽,然而面對毫無根據的流言,她害怕了,退縮了。她本可以塑造更多更好的人物形象,為中國電影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但為了所謂的貞節與尊嚴,她過早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現實帶給我們的往往是哀悼和沉思,這是何等的悲哀!
從古至今,尊嚴的維護一直是一個沉重的話題,我們該把維護尊嚴化作正義的伸張而不是悲劇的開始。
點評
文章跌宕起伏,論述精彩,前半部分緊緊圍繞人要維護個人尊嚴與國家尊嚴,后半部分筆鋒一轉,轉而寫維護尊嚴不是愛面子,愛面子往往是悲劇的開始,自此水到渠成地引出文章中心:我們該把維護尊嚴化作正義的伸張而不是悲劇的開始。
拓展訓練
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俗話說“不看僧面看佛面”,在中國,人們歷來重視面子。一個人的臉長得好不好看,并不要緊,要緊的是有沒有面子。古語曰“士可殺不可辱”,面子,在國人看來往往比生命還重要,所以,有“死要面子”一說。要面子的人未必有尊嚴,而有尊嚴的人往往有面子。
關于尊嚴與面子,你有怎樣的經歷見聞,有怎樣的聯想思考?請以“尊嚴與面子”為話題,寫一篇作文。要求:題目自擬,文體不限,不少于600字,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
◆思路點撥
在光著身子的時候穿上一件衣服,是尊嚴;在破內衣的外面套上一件光鮮的外衣,是面子。有尊嚴,是做人的根本;愛面子,是虛榮的表現。一個人沒有了尊嚴,肯定就沒有了面子;但一個人沒有了面子,未必就沒有了尊嚴。
此話題作文為關系型作文,寫作時必須將二者的關系闡明,二者有時統一,有時矛盾,因此立意時可以肯定一方,否定一方;也可以將二者統一起來。
此作文,我們可以有如下立意:要尊嚴,而不能死要面子;寧可失去面子,也不能失去做人的尊嚴;面子丟了可以找,尊嚴丟了難為人;委曲求全,丟小面子,存大面子,以存尊嚴;顧不必要的面子,最終雞飛蛋打,尊嚴、面子兩落空;做人有了尊嚴,才能真正擁有面子;要尊嚴,也要面子,一個不能少。
◆素材鏈接
1.徐悲鴻在歐洲留學期間,一個金發碧眼的西方留學生挑釁說:“中國人又蠢又笨,只配當亡國奴,就是把他們送到天堂里去深造,也成不了才!”一向溫和的徐悲鴻抑制不住內心的憤怒,走到這個傲慢無禮的洋學生面前,大聲說:“你不是說中國人不行嗎?那好,我代表我的國家,你代表你的國家,我們比一比,等結業時,看看到底誰是人才,誰是蠢材,你敢嗎?”
1924年,徐悲鴻的油畫在巴黎展出,轟動了巴黎美術界。那個洋學生不得不承認自己不是中國人的對手。
2.吉鴻昌在美國期間,接二連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頭等旅館不接待中國人,而對日本人卻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鴻昌要往國內郵寄衣物,郵局職員竟說不知道中國。陪同的人對吉鴻昌說:“你說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禮遇。”吉鴻昌當即怒斥:“你覺得當中國人丟臉,我覺得當中國人光榮!”為維護民族尊嚴,他找來一塊木牌,用英文在上面寫上:“我是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