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語文先讀后寫教練:維護人格尊嚴
我把錢付給他,他道聲“謝謝”就轉身往門外走去。我有點為自己的“小人之心”過意不去,招呼他說:“喝口水,歇一歇吧。”
他遲疑了一下跟我進了衛生間。他的手很臟,洗手的時候,混濁的水從他的手上淌了下來,我突然擔心他去抓那條新毛巾擦手。我還沒來得及找塊抹布遞過去,他已經關了水龍頭,在自己的外套上擦著手。他的“知趣”讓我不禁臉紅。
“坐吧,喝瓶可樂。”我從冰箱里拿了一瓶可樂放在他面前——我沒有倒水,我害怕傳染病。
他很局促地坐在飯桌旁的椅子上。趁他喝可樂的時候,我仔細地看了看他。他頭發蓬亂,胡子拉碴,雖然春寒料峭,但他只穿了一件襯衫和一件很破舊的外套。
“你孩子多大了?”
“9歲了,正上小學呢。”他抬起頭,眼里泛起一縷柔和的光芒。
“你家離市區遠嗎?日子過得怎么樣?”
“要十幾里路呢。我早上天不亮就出來了。”他輕輕地嘆口氣,“家里蓋了樓房,還欠了一些債,日子過得很緊。孩子倒挺爭氣,成績一直不錯,說不定將來能上大學,我想多給他攢點學費。前幾天,我父親又生病了……”他想說些什么,卻又止住了。
“你兄弟幾個?”
“四個。”他低下了頭,眼里有些濕潤,“原本打算兄弟們湊點錢讓父親上醫院看病的,誰想……大家吵得不歡而散……”
我想安慰他幾句,卻又不知說什么好。正好看到餐桌上有孩子吃剩下的幾塊餅干:“你還沒吃中午飯吧?先填填肚子吧。”他連連擺手說不吃,但喉結卻分明在上下蠕動。我將餅干塞到他手里。母親在陽臺上替我收拾完舊衣服,招呼我找個蛇皮袋子,幫忙把舊衣服裝進袋子里。等我回到餐桌旁的時候,正看到他用舌頭舔著掉在手心里的餅干渣兒,一看見我進來,他窘迫得紅了臉,趕緊立起身,說要走了。
出門的時候,他欲言又止。我明白了,他還是想多加點錢吧。“你為人誠實厚道,我再加你一塊錢吧。”我不想讓他難堪,就主動提出來。“不不不,我不是這個意思!”他的臉更紅了,猶豫再三,他小聲地問我:“你那袋舊衣服,是打算扔掉的吧?”
我恍然大悟:“這些衣服都不穿了,放著也是累贅,你要就拿去吧。”我把他帶到陽臺上,把那包衣服交給他。經過我女兒書房的時候,他眼里倏地亮了許多,羨慕地說:“你孩子真有福氣,看這么多書……”我從女兒床底下的紙箱里翻出幾本舊書,交給他:“給你帶幾本回去吧。”這一次他沒有推辭,眼里露出喜悅的亮光,然后一手拎著個蛇皮袋子,一手夾著書,邊下樓邊回頭,萬分感激的樣子。
第二天一大早,我剛起床,門外就響起了“咚咚”的敲門聲。打開門一看,竟是昨天送液化氣的那個漢子,他手里捧著一塑料袋雞蛋。“鄉下沒什么值錢的東西,這蛋是自家雞下的,吃起來香著呢!我捎幾個來給你們嘗嘗。”我剛要推辭,那漢子卻將雞蛋往我懷里一放,“噔噔噔”地下樓了。我趕緊追下樓,那漢子已經跨上了三輪車,吆喝著收鋼瓶去了。
(選自《小小說選刊》)
特色賞析
文章的主人公是一個小人物,他每天過著節衣縮食的平凡生活,干著街頭巷尾出力、出汗的平凡工作,有自己的喜和樂,也有自己的哀與愁。
作者采用了多種描寫方法對人物進行刻畫,抓住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使人物形象頗為豐滿。如肖像描寫寫出了他的家境貧寒,動作描寫寫出了他的勤勞與質樸,神態描寫寫出了他的局促、不安與感激,其中細節描寫尤為突出,作者把一件件小事剖開放大,寫了漢子通爐眼、擦汗、洗手、喝水、敘話、吃餅干、討衣服、討書、送雞蛋等小事。作者似乎還嫌情節太簡單,文章前半部分把“我”摻和進去,以“我”的“小人之心”來襯托漢子的“君子之風”。后半部分漢子由被動變主動,“敘話”補敘了他的負擔重與孝順,“討衣服”一段顯示了他的節儉,“討書”一段顯示了他對孩子學習的關心與重視;“送蛋”一段顯示他的知恩報恩。讀到文末,漢子的形象頓時高大完美起來,漢子分明是一個生活艱辛的小人物,可是他的生活態度與人格魅力卻又昭示了他的偉大!他是有尊嚴的,他以他的方式來昭示自己的人格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