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沒有傻問題
5.概括指出文章第四段和第五段的內容。作者在文章中指出了哪些原因?作者在文章的第五段最后連用了三個反問句說明了什么?第六段和第五段的關系怎樣?作者在第六段是想說明什么?
學生活動
1.回答:是兒童。因為他們剛來到這個世界不久,對任何事物都感到好奇,也因為他們渴望了解這個世界。
2.閱讀教材相關內容回答:“甚至”一詞說明他們問的有些問題相當深奧,難以回答。(可用第二段的第三句話回答)
3.在教師的提示下理解:雖然他們問的問題在成年人看來可能是比較幼稚的,但因為他們是兒童,問這些問題符合他們的心理特征。
4.概括出:他們很少主動思考,失去了大部分的好奇心;對提問題有顧慮,墨守成規,等等。作者不希望看到這種情況,它遏制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5.學生回答第四段除了第一句話和第五段的第一句話都是說的原因(學生正確理解第四段第二句話);連用反問句說明作者對大人對待兒童的這種態度十分不滿意;第六段進一步舉例說明孩子提出的很多問題是很深奧的。
三、找出原因,提出見解,解決問題(約 分鐘)
教師活動
1.讓學生根據課文回答:作者是怎樣回答兒童長大以后失去了大部分的好奇心的原因的?(這個問題比較難回答,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答:他為什么用很大的篇幅來提出這些原因)
2.作者提到引起高中生失去很多好奇心的原因時,專門用了一段的篇幅來說其中的一個原因,這個原因是什么?
3.作者在文章的最后一段提出了鼓勵孩子提問題的方法包括哪幾種?作者說孩子提出的在成年人看來是傻瓜式的問題通常有什么特點?
4.讓學生從文章最后一段找出:作者為什么鼓勵孩子提出這些傻瓜式的問題?作者希望人們怎樣對待兒童?為什么作者說僅僅鼓勵是不夠的?
5.讓學生討論:怎樣理解文章最后的關鍵?通過學習這篇課文,我們從中可以得到什么啟發?
學生活動
1.根據教師的提示回答:作者通過猜測和觀察找出的,因為文中有“我猜測”和 “我發現”之類的字眼。作者分析原因是為了對癥下藥,因為原因越清楚、越全面,解決的辦法就越多、越有效。
2.從原文中找出這個原因:成年人討厭孩子提出科學問題。
3.從文章第七段中找答案;從課文中最后一段中找出第八句回答;從文章最后一段讀出:聰明的、有好奇心的孩子是國家和世界的財富。
4.回答:照顧、呵護和鼓勵兒童;對一些問題不能引導他們找出答案就不能使他們得到發現的喜悅。
5.就作者這句話進行充分討論:啟發我們正確對待兒童提出的問題,指導他們思考和找到問題的答案。
本節總結
作者通過對生活中的一些現象的觀察,提出了自己對兒童提出的問題是不是“傻問題”的看法。作者先說兒童提出的一些問題,對兒童的好奇心進行了充分的肯定。接著作者分析了高年級的學生和兒童在提問題上的不同,并指出了造成這種不同的原因。然后作者指出很重要的原因是成年人討厭孩子提出科學問題,并指出大人的這種所謂的無所不知其實可能是真的無知。作者然后說出孩子提出的一些深奧的問題至今還未得到完全解決,并得出結論:其實孩子提出的問題不是什么傻問題,成年人應該鼓勵孩子提問題并給以指導,以啟發他們對科學的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