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河北省中考語文備考:記敘文閱讀
1.字詞——考查語文基礎知識。
解釋詞語的語境義:答題技巧是:先解詞的本意;再答語境中含義。注意詞語感情色彩的變化。常用的詞有:“這里指……”。
2.層次結構——劃分段落或層次。
一是要善于發現帶有標志性的詞語或句子,二是找出文中主要人物,弄清人物的關系。三是明白事件的全過程,弄清起因、經過、結果。然后提煉篩選主要信息。
記敘文的結構層次形式靈活多樣,一般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作者的思路和行文線索,記敘的順序和層次,過渡和銜接,伏筆和照應,開頭和結尾等。
幾種常見的照應。①開頭結尾照應。使文章結構完整,主旨突出,能更好地抒發感情,渲染氣氛。②正文與標題的照應。使文章的思想精華醒目地揭示給讀者。使讀者清楚標題的意思。③行文中前后照應。可制造懸念,使情節發展具有吸引力和戲劇性,結構更緊湊,文脈更貫通。
3.題目——題目的作用:
(1)把握象征意義;(2)語意雙關;(3)作者感情的出發點;(4)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5)文章線索;(6)文眼;揭示文章中心;(7)吸引讀者、新穎;(8)題目中運用修辭的,要還原它的本義后再分析作用。
4.概括——概括語段、事件、全文中心:
應對技巧:概括語段:主要的方法有:1)摘中心句。2)摘要歸納。段中的幾層意思有主次之分,但可摘取主要的。3)綜合歸納段中的幾層意思是并列的,就把幾個意思聯系起來歸納出一個主要意思。4)段末歸納,段中的幾層意思層層深入,摘取最后的歸納的意思。形成:記敘(交待)了“人”+“事”(心情、經過、背景、感受)。
概括事件:“什么人”+“在什么情況下”“做什么事”+“什么結果”。
概括中心:(1)分析文章標題:有的文章標題可揭示文章的中心;
(2)分析文章的結尾:有的記敘文卒章顯志,用簡短的議論、抒情揭示文章中心;
(3)分析文章中議論抒情的句子,這些句子往往與中心密切相關;
句式:“通過……(事情),表達了(贊揚、抒發)……的感情(精神、品質)”。
5.分析——能抓住關鍵性語句,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所謂關鍵語句,對記敘文來說,包括a、標志文章層次轉換的過渡句;
b、準確、生動、極富表現力的詞句;c、對理解文意起關鍵作用的詞句;
d、表現人物形象和表現事物特征的詞句;e、標志文章線索或主旨的詞句。
應對技巧:結合上下文,一看結構,二看內容,強調與人物與主旨的關系。
(1)結構上作用:
在開頭:常設懸念埋伏筆作鋪墊、引下文、點題、總領全文等。
在中間部分:承上啟下、引出下文,總結上文、照應開頭等。
在結尾:呼應開頭、照應前文,總結全文,扣題等。
(2)內容上作用:在開頭常奠定全文感情基調、交待環境背景;
在中間或結尾常畫龍點睛、點出中心,深化中心。
6.理解探究——探求人物產生某種性格、心理及行動的原因;結合語境填寫空缺的話:
(1)可以把自己比作對方,具有對方的性格和經歷,設身處地感受;
(2)可結合人物性格、生活經歷和作者感情傾向推知;
(3)可根據上文預設的伏筆、鋪墊和上下情節的銜接去領悟。
(4)補充的語言要符合人物身份、性格、心理,注意與上下文的貫通一致。
7.提煉——理解并能分析小說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分析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