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米洛斯的維納斯
② 如何理解“如果發現了真正的原形,我對此無法再抱一絲懷疑而只能相信時,那我將懷著一腔怒火,否定掉那個真正的原形,而用的正是藝術的名義”這句話?
明確:作者認為,真正的原形,有手臂的維納斯,遠沒有殘缺的維納斯那樣富有無比神妙的整體美。從藝術性上說,應該肯定的應是雙臂殘缺的維納斯。
3總結:作者從反面論述復原后的維納斯在藝術效果上會受到很大限制,其美感遠不及“喪失”的美
板書:復原雙臂――不能超越“喪失”的美
(三)研習第三部分
1、提出問題:假如維納斯失掉的不是胳膊而是身體其他部分,那么她的藝術效果又將會怎樣?
明確:這座雕像興許就不可以放射出變幻無窮的生命光彩了。
2、為什么只有失去“雙臂”,才會放射出變幻無窮的生命光彩呢?
明確:因為“雙臂”,說得更確切些,是“手”,它“是人同世界、同他人或者同自己進行千變萬化交涉的手段”。“是這些關系的媒介物,或者是這些千變萬化交涉的原則性方式”,“反過來,米洛斯的維納斯正是丟失了她的雙臂,才奏響了追求可能存在的無數雙手的夢幻曲。”
通俗地講,失去雙手恰好給了人們想像的空間,使人們想像出她以各種多樣形式出現的雙手所帶來的魅力。
3總結:用雕塑美學理論來探討米洛斯的維納斯必須失去“雙臂”,才能放射出變幻無窮的生命光彩。
板書:失掉其它――不能放射無窮的光彩
必失雙臂――才能追求無盡的夢幻
(四)總體把握全文
1、作者用以上三部分來探討這個問題,來論證他的見解,那么這三部分的內在邏輯關系是什么呢?
明確:首先作者論述失去雙臂產生了什么藝術效果,即能給維納斯帶來整體美的藝術效果,接著作者進行假設:如果恢復維納斯的雙臂那她不就更美了嗎?不,復原雙臂反而不會超越“喪失”的美。失去雙臂的維納斯反而提升了自身的藝術價值,那么失去其他部分有這樣的藝術效果嗎?不行,因為手有自身代表的獨特涵義,因此“必失雙臂”。這樣層層遞進,逐層深入,很好地論證了自己的觀點。
2、本文的主題是什么呢?給了我們什么啟示呢?
明確:本文逐層深入地論證了“她為了如此秀麗迷人,必須失去雙臂”的觀點,失去雙臂雖然是一種遺憾,但更能給人帶來一種真正的藝術魅力:“缺憾”美或“喪失”美。同時作者觀點也開闊了我們對美認識的新視野。
3、作者在本文中暢談了“缺憾的美感”的美學道理,其實中外的藝術家很早就懂得這個道理,并創作了大量的優秀作品。
譬如:羅丹的《沉思》,這尊雕像充分表現了思考者的深沉睿智,給人以無限遐想的空間。在藝術手法上羅丹只雕了思考者的頭部,相對于完整的人體來說無疑是有缺憾的,但頭部恰恰是“沉思”的核心和藝術主體的靈魂。這也就是青岡卓行所說的,“借舍棄部分來獲取完整的”藝術之美。
我給大家出兩個題目,大家能不能借鑒本文給我們的啟示,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創作兩幅畫,當然是談這幅畫的構思。題目是:
① 深山藏古寺
② 踏花歸來馬蹄香
明確:答案當然是多種多樣的,只要表達了畫面的主題就行。
學生們的構思有:1畫出在蔥郁的深山里寺院飛出的一角;2畫出深山的間道上,一個小和尚在挑水,或兩個小和尚在擔水;3畫出一些香客,或走在間道上,或邊走邊向深山膜拜,而在深山隱藏的寺院上方,煙霧繚繞。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