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六首》教學設計
4、 男女生交錯進行朗讀,把自己體會到的音韻美通過自己的朗讀表現出來。
5、賞析景物,感受意境——①詩歌寫的是哪個季節的內容呢?依據是什么?明確:秋季而且是深秋。白露為霜。俗語說: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
②在大多數人的眼中,秋天是一個什么樣的季節呢?明確:秋天是一個令人感傷的季節。仿句說如:秋天是一個蕭瑟肅殺的季節。秋天是一個思念的季節。秋天是一個凄涼的季節。……小結:自古以來,在多情人眼中,秋景肅殺,最為傷悲。自古逢秋悲寂寥,它凄美而令人感傷。
③能否看出是一天中哪個時間呢?明確清晨(拂曉)白露未唏 白露未已
④詩中都寫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點?明確:蘆葦——叢生茂密。因秋來而變黃,因霜襲后會發白。秋風搖曳中更添凄涼。白露秋霜——潔白,晶瑩,觸感是涼的。河畔道路——崎嶇難行,險阻重重。秋水——柔和,沉靜,澄明,清冷。成語有望穿秋水 一汪秋水。曉霧——拂曉之時水邊晨霧朦朧更添迷離之感
⑤詩歌通過這些景物描寫了一種怎樣的氛圍?明確:清冷 孤寂 凄美 迷離
⑥師生共同感受:深秋的清晨,霜濃霧重,在青蒼的天際下,河畔那一大片叢生的蒼蒼蒹葭,在蕭瑟的秋風中起伏搖曳,茫茫秋水之上,曉霧朦朧,煙水迷離……
6、把握形象——①主人公時而癡癡凝望,時而上下追尋,飄風的蘆葦叢中伊人身影若隱若現。結合詩句體會主人公追尋伊人時的心情是怎么樣的?明確:“在”。溯洄從之 溯游從之 從連續的動作中,可以感受到主人公的焦急,急迫;“宛”字,好像 仿佛之意,失望 悵惘 痛苦。只剩一人佇立水邊。孤獨寂寞。寫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②你感覺主人公是一個怎樣的人呢?依據是什么?明確:熱烈向往愛情,不畏險阻,百折不撓,執著追求,堅貞不渝的人
板書: 蒹葭
親情友情
追求——伊人:愛情事業
理想自由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黃鶴樓》《錢塘湖春行》
教學過程:一、導入:1、作者簡介:崔顥,(?—754),汴州(今河南開封)人,盛唐詩人。開元十年進士及第,曾出使河東節度使軍幕,天寶時歷任太仆寺丞、司勛員外郎等職。足跡遍及江南塞北,詩歌內容廣闊,風格多樣。詩名早著,影響深遠。著有《崔顥集》。
2、黃鶴樓——黃鶴樓,屹立在武漢長江大橋武昌橋頭的黃鶴磯上。它背靠蛇山,俯瞰長江,氣勢軒昂宏偉,聳天峭地。遠遠望去,崢嶸的樓影隱現于縹緲的煙霧之中,壯麗輝煌,宛如仙宮瓊殿,自古就有“天下絕景”之譽,曾與湖南的岳陽樓,江西的滕王閣并稱為我國江南的三大名樓。
3、總體賞析——元人辛文房《唐才子傳》記李白登黃鶴樓本欲賦詩,因見崔顥此作,為之斂手,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嚴羽《滄浪詩話》謂:“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這一來,崔顥的《黃鶴樓》的名氣就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