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人教九上19
2. 質疑:菲利普夫婦的做法可憐之處在那里呢?(結合課文內容分析)
(學生自由回答)
學生1: 于勒占用了他們家的一大筆財產,他們只好把希望寄托在于勒身上.
學生2: 他們不敢面對貧窮的于勒,因為這樣對他們的女兒很不利.
學生3: 菲利普夫婦對于勒可以說已經是仁至義盡了,不可能也沒有能力再幫助于勒了.
…………………
[多媒體顯示體現菲利普家貧窮的語段](課文的第1.2兩段)
我小時候,家在哈佛爾,并不是有錢的人家,也就是剛剛夠生活罷了。我父親做著事,很晚才從辦公室回來,掙的錢不多。我有兩個姐姐。
我母親對我們的拮據生活感到非常痛苦。那時家里樣樣都要節省,有人請吃飯是從來不敢答應的,以免回請;買日用品也是常常買減價的,買拍賣的底貨;姐姐的長袍是自己做的,買15個銅子 一米 的花邊,常常要在價錢上計較半天。
[教師語]同學們講得很好.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 于勒的命運是悲劇性的, 菲利蒲夫婦的命運也是悲劇性的. 于勒有他人生的坎坷遭遇, 菲利蒲夫婦有他們作為小人物的辛酸.他們悲劇命運的共同原因都是被錢所困.正如我上課前對大家所說得那樣“悲劇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在金錢面前,人與人之間那種可貴的親情關系已經被扭曲了, 莫泊桑其它的很多文章都能反映這一點.如:反映勞動人民生活的貧困痛苦以及優秀品質的,如1881年創作的《西蒙的爸爸》《一個女長工的故事》等。莫泊桑的文章總能帶給我們深刻的人生啟示,正如幾位作家評論他的文章所說得那樣:
[多媒體顯示后人評價]
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劇,一出小小的完整的戲劇,打開一扇令人頓覺醒悟的生活窗口。讀他的作品的時候,可以是哭是笑,但永遠是發人深思的!
左拉《在莫泊桑葬禮上的演說》
他的小說具有“形式的美感”和“鮮明的愛憎”,他之所以是天才,是因為他“不是按照他所希望看到的樣子而是照事物本來的樣子來看事物”,因而“就能揭發暴露事物,而且使得人們愛那值得愛的,恨那值得恨的事物”
——————托爾斯泰
[教師語]菲利普夫婦和于勒的悲劇每每讓我想起心中就會有一種傷痛的酸楚感覺,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有他們這樣遭遇的肯定不在少數,作為生活在新時代中的我們能為像他們這樣的弱勢群體做些什么呢?我相信在座的同學們都是很有愛心的人,我們雖年幼不能給他們經濟上的幫助,但可以帶給他們一段愛的感言,讓他們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五.拓展延伸
[心靈寄語]
請同學們在自己的筆記本寫下一段自己最想對菲利普夫婦或于勒說的話。
。▽W生寫完后可隨意抽選)
六.在韋唯《愛的奉獻》歌曲中結束本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