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時政熱點專題之《感動中國》評選活動
【背景材料】
大愛至樸十三農民兄弟
頒獎詞:不是歸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鄰里,是素不相識,出手相援。他們用純樸、善良和倔強的行動,告訴了我們“兄弟”的含義。
事跡:唐山十三位農民(自發去災區救災的農民兄弟)
宋志永、楊國明、楊東、王加祥、王得良、宋志先、王寶國、王寶中、曹秀軍、尹福、宋久富、楊國平、王金龍。均為男,河北唐山人年齡最大62歲、最小19歲 農民
XX年初,特大雪災襲擊了華南地區,湖南郴州成了一座冰雪中的孤城。沒有上級號召,也沒有組織要求,河北唐山13個農民除夕那天租了輛中巴車出發,頂風冒雪來到那里參與救災。
5月12日下午,在得知四川汶川發生特大地震后,宋志永和12位兄弟商量后,幾經輾轉來到災情最重的北川縣城,成為最早進入北川的志愿者之一。他們用最原始的方法——鐵錘砸、鋼釬撬、徒手刨,不斷尋找幸存者。只要哪里需要,他們就到哪里。他們與解放軍、武警戰士一起,搶救出25名幸存者,刨出近60名遇難者遺體。
燭照深山李桂林、陸建芬
頒獎詞:在最崎嶇的山路上點燃知識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懸崖邊拉起孩子們求學的小手,19年的清貧、堅守和操勞,沉淀為精神的沃土,讓希望發芽。
事跡: 李桂林、陸建芬 (懸崖小學的支教夫妻)
甘洛縣烏史大橋鄉二坪村,是涼山北部峽谷絕壁上的彝寨,村民上下絕壁都要攀爬5架木制的云梯,進出極為艱難,村民一年難得下絕壁一次。李桂林、陸建芬夫妻扎根這里18年,把知識的種子播種在彝寨,為村民走出彝寨架起"云梯"。二坪--這個過去的"文盲村窮山村",現在成了"文化村"。他們為偏遠山區的教育事業撐起了一片藍天。
死的光榮武文斌
頒獎詞:山崩地裂之時,綠色的迷彩撐起了生命的希望,他豎起了旗幟,自己卻悄然倒下,在那災難的黑色背景下,他26歲的青春,是最亮的那束光。
事跡:武文斌(為救災活活累死的小戰士)
男,26歲,濟南軍區鐵軍某師炮指連士官學員。6月17日晚,他和戰友們冒著大雨將8車50噸重的活動板房建材全部卸載完后,累得癱倒在泥水地上。就在這個夜晚,他因勞累過度,引起肺部大出血而停止了年輕的生命。“我們一定要多救人,才能對得起身上的這身軍裝。”武文斌對戰友們說。在他參與抗震救災的32個日子里,他總是找活干、搶活干,干完份內的事,就去幫著其他班排干,別人攔也攔不住。
中流砥柱經大忠
頒獎詞:千鈞一發時,他振聾發聵,當機立斷;四面危機時,他忍住悲傷,力挽狂瀾!他和同志們雙肩擔起一城信心,萬千生命。心系百姓、忠于職守,凸顯共產黨人的本色。
事跡: 經大忠(從容指揮救災的北川縣長)男,羌族人,44歲,中共黨員,現任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
在汶川大地震中,北川縣是受災最嚴重的縣。地震發生時,北川縣長經大忠正在開會,他果斷的組織與會人員疏散,并用最快速度將縣城里的8000多幸存群眾集中在安全區域。全面的救援工作展開以后,經大忠成為北川抗震救災前線指揮部副指揮長,始終戰斗在第一線。地震發生后,經大忠3天3夜沒有合眼,他說,“群眾是我們的兄弟姐妹,只有我們舍命,被埋的人才有更大的希望獲救。”震后,北川縣城大部分被埋。經大忠家中的6個親人全部遇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