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術《畫媽媽》教案(精選6篇)
小班美術《畫媽媽》教案 篇1
內容與要求:
1、運用不同的線條繪畫表現自己媽媽的五官特征。
2、喜歡并欣賞媽媽的美,能大膽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準備:
1、不同臉型的輪廓紙、水彩筆、幼兒媽媽的照片;
2、活動前,通過游戲“猜猜誰的媽媽?”觀察比較并說出自己的媽媽的長相的特點。
活動過程:
一、引入主題
“你的媽媽漂亮嗎?媽媽什么地方長得漂亮?”引導幼兒欣賞媽媽的美并了解自己的媽媽和別人的媽媽長得不一樣,能說出自己媽媽的特點。
二、引導示范
出示有媽媽臉部的輪廓紙
“你的媽媽的臉什么形狀的?”(選擇不同形狀的輪廓)
“媽媽頭發是什么樣的?”(運用曲直不同的兩種線條表現媽媽的不同的發型)
“媽媽的眼睛是大大的?還是小小的?”(運用圓形、線性表現媽媽不同形狀的眼睛)
“媽媽的眉毛是怎樣的?”(粗粗的?細細的?彎彎的?平平的?)
“媽媽的鼻子什么樣的?”
“媽媽的嘴巴什么顏色的?笑起來會怎樣?”
三、幼兒創作
1、幼兒自己選擇不同輪廓的紙,根據對媽媽的觀察繪畫表現自己媽媽的五官的'特點。
“現在你們想不想把自己的媽媽畫下來介紹給你的小伙伴?要畫的像自己的媽媽!”
2、幼兒創作、教師巡回指導
①指導能力強的幼兒大膽的表現自己對媽媽的觀察和了解,鼓勵其在進一步觀察的基礎上表現自己媽媽的與別人的媽媽的不同的地方。例如:臉上的痣、有沒有戴眼鏡、頭發長短曲直等。
②指導能力弱的幼兒大膽繪畫表現自己的媽媽,能用不同的線條表現人物的五官,會說出自己媽媽的特點。
四、同伴交流
將幼兒的作品展示在幼兒的作品欄里,引導幼兒相互介紹自己的媽媽。
五、活動延伸
在晚間接待時間,讓幼兒向家長介紹自己畫的媽媽。
小班美術《畫媽媽》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畫人物正面頭像,能基本畫出媽媽五官的特征。
2.用繪畫的方式表達對媽媽的情感。
活動重點
初步學習畫人物正面頭像,能基本畫出媽媽五官的特征。
活動難點
畫出媽媽五官的特征,方式表達對媽媽的情感。
活動準備
課件,每人一份繪畫工具,音樂《世上只有媽媽好》,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1.播放音樂《世上只有媽媽好》,師幼拍手表演唱。
2.討論交流:媽媽是怎樣關心我們的?三八婦女節就快要到了,我們怎么表達對媽媽的感情?
基本部分
一、引導觀察課件,幼兒觀察討論
1.請幼兒仔細觀察說說圖片上媽媽的外貌特征。
2.討論交流:怎么才能把媽媽畫的更美麗?
二、出示范畫,請幼兒欣賞,并說出范畫中人物的典型特征教師結合畫面進行啟發:畫媽媽的時候,哪些地方畫的長一些,會覺得很美麗?(如:長頭發、長眉毛)
三、教師示范畫,并講解重點
1.在指導中注意鞏固幼兒對人物五官的掌握,根據幼兒水平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如:一個黑點的眼睛;有眼眶的眼睛;雙眼都有睫毛的眼睛等。
2.求把媽媽半身像畫得端正,在繪畫中教師用親切鼓勵的'語言調動啟發幼兒愛媽媽的情感,使幼兒身心投入。
四、教師提出要求,幼兒作畫,教師巡視指導
1.鼓勵并引導幼兒抓住典型特征大膽表現媽媽五官的主要特征。
2.教師指導個別繪畫能力弱的幼兒。
3.引導幼兒用不同的顏色涂刷背景,注意突出主題。
結束部分作品展示:我真棒。
1.放音樂《我的好媽媽》,師幼在音樂聲中展示作品。
2.幼兒自由活動,一起欣賞自己的作品。
活動延伸
回家后,讓媽媽做模特給媽媽畫一幅漂亮的畫。
小班美術《畫媽媽》教案 篇3
目的要求
1、學習畫人物半身像。
2、用簡單的形狀線條畫出媽媽的頭像。
3、通過畫媽媽萌發愛媽媽的情感。
4、在想象創作過程中能用簡單的材料裝飾,體驗成功的樂趣。
5、鼓勵兒童發現生活中的美,培養幼兒對美術的熱愛之情。
準備
1、蠟筆若干盒
2、教師示范畫一張。
內容與指導
1、教師出示一張已畫好的媽媽示范畫,激發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們?老師手中畫上有什么呀?
幼:媽媽
2、教師引導幼兒產生想畫媽媽情感,并講解畫個種形狀的過程。
師:小時候都是媽媽給我?那我們一起來畫一畫吧!教師畫出媽媽的半身像,并說出特征和提醒幼兒要注意的地方。
3、教師提出活動要求:
(1)、不能在紙上亂畫,不能把紙折起來。
(2)、可以用你自己喜歡的顏色來涂在畫好的媽媽各各部位并提醒幼兒認真畫五官。
4、幼兒自由畫畫,教師在旁指導。
重點指導幼兒五官及頭的大小的擺放。
5、教師小結。活動結束。
優點是孩子們在提到喜歡媽媽什么時,都比較活躍,氣氛比較熱烈。因為孩子們對自己的媽媽印象比較深,所以老師與孩子的互動性比較強。
美中不足是在畫畫過程中,孩子的畫具缺的比較多,這主要是我準備不充分,因此影響了活動的最終效果,所以一個活動之前的準備對于一個活動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好好準備每一個活動對于我們教師來說更是必不可少的。這樣的準備也是寬泛的,不僅僅指教學具的準備,更包括每一個問題,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步驟的準備。
小班美術《畫媽媽》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說“伸出、側著耳朵聽、摟著、就”等詞語。
2.培養獨立精神。
活動準備:
繪畫材料、畫筆、小黑板、畫紙若干張、圖片。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說一說他們有沒有自己在家的時候,他們是怎么做的。請他們聽一聽故事里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老師:小朋友,當你一個人在家的時候做些什么呀?能不能干啊?
幼兒:自己看書、看電視……
老師:非常好!好啦!現在請小朋友豎起你們的小耳朵聽一聽故事里的小朋友又是怎樣做的?
2.老師講故事,請到畫媽媽部分,邊講邊畫,以幫助小朋友理解。(第一遍先放錄音,畫出媽媽,第二遍媽媽講,邊講邊做動作。
3.提問:東東想媽媽的時候做了什么?他是怎么數數的?他是怎樣聽的?(試著做一做伸出手、數數、側耳聽、貼著門縫看等動作)數完數后媽媽還沒回來,東東又想出了什么好辦法?他是怎樣畫媽媽的?先畫什么?再畫什么?
師:小朋友,我們剛剛從故事里聽到有誰呀?
幼兒:東東。
師:東東一個人在家做什么呀?
幼兒:……。
4.老師夸獎東東,請幼兒說一說東東是個什么樣的孩子?(勇敢、會動腦筋)老師希望小朋友向東東學習。
5.再講一遍故事,請幼兒隨著故事做動作。
6.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的媽媽長得怎么樣?
師:小朋友,我們都愛媽媽對不對?那誰來告訴老師你們媽媽長什么樣的?
幼:對!讓我來講。
7.給幼兒書和筆,讓他們也畫自己的媽媽。
延伸活動:
回家后畫一幅自己最愛的親人貼在展板上。
附:故事
小班故事:畫媽媽
媽媽才出去一會,東東就想媽媽了。
“我數一、二、三,媽媽就回來了。”他伸出小手開始數數了。
“一……”東東數了一個長長的“一”,側著耳朵聽一聽,走廊里沒有媽媽走路的聲音。
“二……”東東數了一個長長的“二”,側著耳朵聽一聽,還是沒有聲音。
“三……”東東又數了一個更長的“三”,側著耳朵聽一聽,沒有聲音,他走到門口,貼著門縫往外看,沒有人。
媽媽沒有回來,東東真想媽媽呀!
“我來畫個媽媽吧,等我畫好了,媽媽就回來了。”東東拿出紙和筆,先畫了個很大的圓圈,親了親圓圈,說:“對,這是媽媽的臉。”
東東又在很大的圓圈里面畫了兩個更小的圓圈,親了親說:“對,這是媽媽的眼睛。”
接著,東東在這兩個圓圈下面畫了一個更小的圓圈,說:“對,這是媽媽的嘴巴。”
這時候,“篤、篤、篤!”有人敲門了。
“媽媽!”東東試著叫了一聲。
“是我,寶貝,是媽媽!”
“媽媽!媽媽!”東東一邊叫,一邊開門。門一開,他就把媽媽給抱住了。
他摟著媽媽的脖子說:“媽媽,媽媽,我數了一,二,三,你不回來,我就親親你的臉,你就回來了!”說完,“吧”地又親了媽媽一下。
小班美術《畫媽媽》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訓練幼兒思維的靈活性、獨創性和豐富的想像力。
2.認讀漢字:"滑梯"、"先"、"后"、"爬"。能積極參與識字游戲,正確指認生字詞。
二、活動準備
1、音樂《世上只有媽媽好》、錄音機。
2、詩歌范文,新字卡:"鉛筆"、"今天"、"明天"。
三、活動過程
(一)音樂欣賞,導入新課。
1、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師:會唱的小朋友跟著唱。
2、曲完后,師問:小朋友們知道這首歌曲的名字嗎?大聲地告訴老師!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歌與媽媽有關的的兒歌,題目叫《畫媽媽》。
(二)學習新的字詞
1、引出詩歌《滑滑梯》老師朗誦一遍。
2、請幼兒找出詩歌中認識的字寶寶。
3、學習新的字寶寶:"滑梯"、"先"、"后"、"爬"。
今天老師要介紹3個新的字寶寶給你們認識,可是這3個字寶寶很調皮,他們要和小朋友們玩捉迷藏的游戲,現在我要請3個小朋友來把他們找出來。(學認新字)
(三)熟讀成誦。
1、分小節開火車讀、指名讀、齊讀、表情朗讀、表演讀。
2、練習背誦。師提醒:背誦時也要有感情,不能唱讀。
3、把它作為一個小禮物,送給我們親愛的媽媽,回家背給媽媽聽。
小班美術《畫媽媽》教案 篇6
媽媽是幼兒每天生活在一起,最親近的人,所以在設計《畫媽媽》活動時,我一開始把目標定位在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媽媽正、側面的形象特征。但在活動開展的前一天準備時,我仔細又想了一下,幼兒進入中班后,接觸人物畫的機會不多,在上學期幼兒對人物正面畫掌握還不夠理想、且對人物各部位的比例把握也不夠理想,所以在本次活動中我進行了調整:
調整一:以畫媽媽的正面為主,第一重點落在人物的五官與身體的比例上。鼓勵作畫能力強的幼兒大膽嘗試畫媽媽的側面。
調整二:根據幼兒現在對人物畫時動作都較為呆板的現狀,我先請幼兒用語言描述(同時也訓練了幼兒的語言組織能力),接著請幼兒邊描述邊用動作展現媽媽的動態,教師則向其他幼兒對部分有一定難度的動作進行重點范畫與講解,最后提出裝飾與涂色要求。
在本次活動教學后,發現:幼兒對人物的動態如何去捕捉,如何用筆來表現有了一定的了解,人物的身體比例也有了進一步地認識。打算,在進行《我和我的朋友》繪畫教學活動中,加強繪畫要求:畫出人物的正、側及背面的形態。
我的思考:幼兒的繪畫技能的提高必須是循序漸進的,在掌握了一樣技能的基礎上逐漸提高繪畫難度,相信幼兒更容易接受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