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七年級地理下冊導學案
第三節 印度(第一學時)
教學目標: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學會用文字和數字資料,說明印度人口增長的特點,以及人口過度增長與資源環境及經濟發展的關系。
教學重點:世界第二大人口國
教學難點:人口過度增長與資源環境及經濟發展的關系。
教學流程:
一、課前預習:
1、 與我國鄰近的大國有哪幾個?其中與我國基本國情與經濟發展狀況極其相似的是哪一個國家?2、你了解印度的哪些情況?3、你是否能夠概括出印度最突出的自然與人文特征?教師映示圖片,創造氛圍。
二、自學質疑:
1、 自讀7.34圖,討論交流:a..印度位于我國的哪個方位?找出喜馬拉雅山、恒河平原和得干高原,說說印度地形分布特點。
2、 找出印度主要的陸上鄰國巴基斯坦、中國、尼泊爾、孟加拉國、緬甸以及隔海相望的國家斯里蘭卡,并說出這些國家分別位于印度的什么方位?
三、交流展示:
1、 學生到黑板寫出各組交流結果并講解,教師出示印度地形圖。
2、 指導學生評價
四、互動探索:
1、 讀圖7.35,了解印度人口的特點:
a.從1951年到xx年,印度人口大約增加了多少億?
b. 從1951年開始,每隔xx年,印度人口增長數是越來越多還是越來越少?
c. 由此你能總結出印度人口增長特點嗎?
五、精講點撥:
1、 出示表格,講解眾多的人口對印度的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的壓力
項目
耕地(公頃)
水資源(立方米)
糧食(千克)
鋼(千克)
總量
1.6億
21019億
2236億
136億
人均占有量
0.17
2167
231
14
與世界人均占有量的比值
70%
22%
67%
11%
2、 各組討論并展示,教師評論講解:
六、遷移應用:
討論交流,談談你對印度未來人口增長趨勢的看法
七、課堂檢測:
1、印度的人口超過 億,僅次于 ,居世界第二位。
2、讀圖填空:
(1)寫出下列字母所在國家名稱:
a. b. c
d. e. f.
(2)寫出字母表示的城市名稱:
g. h. i.
(3)①是 ②是 灣
八、課堂反思:我學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