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七年級地理下冊導學案
還有沒掌握的是
第三節 印度
教學目標:通過地圖及圖片資料的閱讀與分析,能夠解釋印度水旱災害頻繁的原因,了解印度的糧食生產及其工業發展的過程和原因。
教學重點:水旱災害頻繁、自給自余的糧食生產,發展中的工業
教學難點:印度降水變化的原因,印度主要資源和工業的分布
教學流程:
一、復習導入:
1、 印度的地理位置
2、 說說印度地形分布的特點
二、自學質疑:
1、 自主學習課文:讀圖6.10和7.38,思考討論:
a.印度屬于 ?
b. 印度的氣候特點是 ?
c. 與東南亞相比,印度的降水更加集中在 月份。
三、交流展示
1、 組內板演并講解,教師適時點撥。
2、 師生評價
四、精講點撥:
a. 出示圖7.39和圖7.40,引導學生學習分析圖
師述:印度6~~9月是雨季, 10月~~次年5月是旱季,這兩個時段的風向是什么?
b. 準確判斷,然后將a~~f填入下表:
a.來得早 b.來得晚 c.退得早 d.退得晚 e.風力不足 f.風力強盛
水災
旱災
西南風的變化
五、互動探索:
1、 分組討論:印度政府為什么十分重視糧食生產?
2、 讀圖7.41和7.42,說出印度水稻、小麥的分布與降水量和地形的分布關系。
3、 各組展示交流,教師點評
六、出示圖7.43,分組討論,印度礦產、棉花、黃麻等資源的分布情況及原因。
七、遷移應用:指導完成課課練27頁30題。
八、隨堂檢測:
1、印度夏季盛行 風,冬季盛行 風,給印度帶來大量降水的是 風。
2、印度的礦產主要有 、 等,它們主要分布在 高原的東北部,儲量豐富。
3、印度產量居世界第一的是 。
4、印度糧食能夠自給自余,還要歸功于20世紀60年代推行的 。
5、印度具有高新技術產業特點的工業部門是 。
6、印度鋼鐵工業、棉紡織工業、麻紡織工業的分布與原料產地之間的關系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