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地理上冊整體復習
12、 七大洲為亞洲(asia)、非洲(africa)、北美洲(north america)、南美洲(south america)、南極洲(antarctica)、歐洲(europe)、大洋洲(oceania)。其中亞洲面積最大。亞洲和歐洲部分是一個整體,稱作亞歐大陸。南極洲是世界上緯度最高的大洲,南極洲跨經度最廣,跨中、低、高緯度的是亞洲、北美洲,赤道橫穿的大陸是非洲,赤道穿過的大陸是(非洲和南美洲)大陸。我國所在大洲是亞洲。亞洲西面是歐洲。亞洲和歐洲的大陸部分稱為亞歐大陸,占世界陸地的1/3以上。
13、 四大洋 太平洋(pacific ocean)、大西洋(atlantic)、印度洋(the indian ocean)、北冰洋(the arctic ocean)。其中太平洋面積最大、水溫最高、水體最深。大西洋s型;北冰洋是面積最小的大洋,并且介于亞洲、歐洲和北美洲大陸北岸之間。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多的大洋。
14、 七大洲的名稱按面積依次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注意看p23圖2-19和圖2-20)(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
15、 地球之所以稱為地球,是因為人們生活在陸地上,對海洋了解很少。而叫“水球”是因為地球表面以海洋為主的緣故。
16、 大洲之間一般以山脈、海峽、河流、運河、海洋等作為分界線。
17、 海拔(地面某一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相對高度(是指地面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即這兩個地點的高度差)
18、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亞馬孫平原),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安第斯山脈)、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剛果盆地)、世界上最長的海溝(馬里亞納海溝),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19、 低緯度(00-300)有時陽光直射;中緯度(300-600)陽光終年斜射,無極晝和極夜現象;高緯度(600-900)有極晝和極夜現象。
20、 地球表面,陸地面積占29%,海洋面積占71%,所以有形象地稱地球為“三分的陸地,七分的海洋”。
21、 地表各種高低起伏的形態,總稱為地形。通常把陸地地形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種基本類型。
五種基本地形的特點:
平原:海拔較低,海拔低于200米,地面平坦;
高原:海拔較高,地面坦蕩,邊緣陡峻,海拔高于500米,頂較平;
山地:海拔較高,海拔高于500米,峰巒起伏,坡度陡峻;
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緩,相對高度小于200米;
盆地:周圍高,中間低。
22、 海底地形包括大陸架、大陸坡、大洋底三部分,大洋底由海溝、洋盆和大洋中脊組成。大陸架是陸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較緩,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內;大洋中脊(海嶺)火山活動比較劇烈;大陸坡是大陸架向外傾斜的陡坡,水深急劇增至數米;海溝是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可達1萬多米。
23、 分層設色地形圖著色規律:綠色表示平原,藍色表示海洋,不同深淺的黃色表示丘陵、高原、山地,白色表示冰雪,褐色表示高山。等高線:在地圖上,將海拔相同的各點連接成線。
24、 同一幅等高線地圖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線密集;坡緩的地方,等高線稀疏。等高線由低處向高處凸出的部位是山谷,等高線由高處向低處的部位是山脊。(山脊的等高線凸向低處,山谷的等高線凸向高處。)
25、 等高距:相鄰兩條等高線間的高度差。等深線:在地圖上,將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點連接成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