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2
這時老師要給予同學們鼓勵:不要求說得多么完整,能說出三個方面就不錯了,通過這樣的聯系實際活動,同學們更進一步加深理解了降水對人類生活和生產帶來的影響。
拓展探究題:說一說你對“風調雨順,五谷豐登”這句話的理解。
老師:哪位同學能理解這句話的意思?請舉手發言。
老師可以把課堂氣氛調動得熱烈一些,讓每個同學都認識到降水適時適量,對農業生產非常有利。
老師: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一年當中哪幾個月降水多,哪幾個月降水少?
回答:略
老師:由此導入降水季節變化,并讓同學觀看課本第55頁(圖3.19)
板書:降水的季節變化
老師:前面已經學過氣溫,同學們對降水柱狀圖,應該理解。
學生讀圖以后可以得出結論,讓學生總結一年內有的地方降水的季節分配比較均勻,有的地方降水季節差異很大。
然后進行活動練習。
讀圖3.20回答了書上提出的問題后,讓學生用表3.2中的降水量數據,老師指導繪圖步驟.畫出一幅水量柱狀圖,可以讓一位同學在黑板上模擬老師的畫法練習。
通過以上的活動,學生們知道了世界各地的降水是不一樣的,世界各地有的地方降水多,有的地方降水少。
板書:世界的降水分布
老師:指導學生讀書課本第56頁圖3.21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并提出問題(書上活動)。
(1)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
(2)由赤道向兩極,年降水量是怎樣變化的?
(3)在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比大陸西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別?
(4)在溫帶地區,大陸內部與沿海地區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別?
(5)世界降水量最豐富的地區和最干旱的地區各分布中哪里?
老師:這時要給同學們說明一個地方降水量的多少的因素與氣溫一樣,受緯度位置的影響,還受地形的影響。
板書:(1)赤道附近降水多,年降水量在毫米以上(新加坡、印尼)。
(2)赤道向兩極,降水量逐漸減少。
(3)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4)世界降水量最豐富的地區,即世界“雨極”,位于乞拉朋齊(印度,迎風坡,屬于地形雨)。降水最少的地區,即世界“干極”,位于南美洲的阿塔卡馬沙漠,年降水量小于0.1毫米。
通過讀圖,我們大致了解每年世界降水量的分布。
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共同學習降水與降水分布,明確了解了降水與生活的關系,降水的測量。通過閱讀了解了不同地區降水的季節變化,在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圖,能看明顯的規律,并學會了繪制降水量柱狀圖。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中把學會的知道運用到實際當中去。
鞏固練習
1.下列地區中,屬于冬季多雨地區的是( )
a.回歸線附近大陸西岸的非洲北部 b.30度~40度大陸東岸地區
c.地中海沿岸 d.溫帶大陸的內陸地區
2.赤道附近的全年的降水量一般在( )
a.1000毫米左右 b.毫米左右 c.500毫米左在 d.3000毫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