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陸地和海洋
第二章 陸地和海洋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我們所在的星球叫做地球,其實地球的表面,到底是海洋的面積大還是陸地的面積大呢。我們的地球的陸地又分為幾大洲、海洋又分為幾大洋,它們分別叫什么名字?也許我們在小學時已經知道,今天我們就來更系統地了解這些問題。
第一節 大洲和大洋
一、地球?水球?
1、世界海陸分布
(1)海陸分布概況
讀圖2.1-2.2,可知道,①地球表面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陸地。
②海洋包圍著陸地。
(2)半球的海陸分布
①出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勻。
②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極周圍卻是一片海洋;
③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極周圍卻是一塊陸地。
特點:無論我們怎樣劃分,地球的任何兩個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
在判斷南北半球時,極點周圍是陸地的是南半球,極點周圍是海洋的是北半球。
人們生活在陸地上,過去以為海洋是陸地的邊緣,甚至認為自己居住的地方就是陸地的中心,并未認識到海洋比陸地大,因此起名為地球,這反映了從古到今人們認識的不斷發展。
(4)人類探索地球面貌的歷程
人類對地球海陸面貌的認識,經歷了極其漫長的過程。早期人類所認識的世界,僅僅是陸地上人類足跡和視野所及的非常狹小的天地。那時居住在大陸兩岸的人們沒有交往,海洋被視為天地的盡頭。在古希臘的世界地圖上,古希臘是世界的中心,而我們的祖先把自己的疆土稱“中國”。
在人類文明史上,記載著人類探險與認識世界的歷程。其中有許多著名的探險家,他們為人類認識世界作出了杰出的貢獻。
公元前2世紀,中國漢代使者張騫出使西域,開辟了著名的“絲綢之路”。
13世紀,意大利商人馬可•波羅來到中國,為亞歐的交往豎起了一塊路標。
15世紀初,中國明代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足跡遠及現在的東南亞、南亞、西亞和非洲東海岸,并且留下了著名的航海圖。
15世紀末,意大利探險家哥倫布橫渡大西洋到達美洲大陸,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地理大發現。
16世紀,葡萄牙人麥哲倫率領的船隊,首次完成了環繞地球航行一周的壯舉!
直到近代,人類才有了正確反映地球上海陸面貌的世界地圖。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從地球儀或世界地圖上看,全球陸地被海洋包圍,并分隔成幾塊面積廣大的大陸和許多面積較小的島嶼。
1、大陸、半島、島嶼、大洲的概念:
名稱 概念 舉例
大陸 面積廣大的陸地 亞歐大陸、非洲大陸等
島嶼 面積較小的陸地 中國臺灣島、日本、英國
半島 陸地伸進海洋的部分 朝鮮半島、雷洲半島
大洲 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 亞洲、非洲、大洋洲
注: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
世界最小的大陸——澳大利亞大陸
世界最大的島嶼——北美洲的格陵蘭島
世界最大的半島——阿拉伯半島
世界最大的洲——亞洲
世界最小的洲——大洋洲
2、七大洲的名稱:
(1)大洋洲:顧名思議,為“大洋中的陸地”;澳大利亞意為“南方的大陸”。
(2)亞洲:亞細亞洲的簡稱。在古代,居住在地中海沿岸的人們,把地中海以東的地方稱為“亞細亞”,意為“東方日出之地”。
(3)歐洲:歐羅巴洲的簡稱。在古代地中海人的語言中,意為“西方日落之地”。
(4)非洲:阿非利加洲的簡稱。源自古希臘文,意為“陽光灼熱的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