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課 異彩紛呈的藝術成就
師:請同學們看“《蘭亭序》摹本局部”,把其中的“之”字都找出來,仔細觀察一下,你有什么發現呢?
生:(略)
師:(投影“之”字)王羲之追求結構上的變換或筆法上的變換,《蘭亭序》中共有20個“之”字,無一雷同。北宋書法家米芾曾寫詩稱贊:“之字最多無一似”,既無古怪離奇之嫌,又具出奇制勝之妙,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難怪《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那么王羲之為什么能寫成這樣的作品呢?請同學們四人一小組交流自己找到的有關王羲之的事跡,討論回答。
學生回答,教師啟發:
學習他人,博采眾長。(學生講王羲之向張芝、衛夫人等名師學習的事跡)
持之以恒,苦練書法。(學生講“羲之墨池”的故事)
注意觀察,用心鉆研。(學生講“書成換白鵝”的故事)
師:從中你受到了什么啟發呢?
生:(略)
過渡:中國歷來就是書畫同源,許多書法家同時也是畫家,比如王羲之,在書畫上均有很高的造詣。不過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在繪畫方面成就最高的還是東晉的顧愷之。
師:同學們知道顧愷之最擅長畫什么嗎?其創作特點是什么?有那些代表作品呢?
生:(略)
師:顧愷之有“三絕”,才絕、癡絕、畫絕,其中“畫絕”在“三絕”中最為突出。顧愷之的作品真跡今已無傳,只有若干流傳已久的摹本,其中最精美的是《女史箴圖》和《洛神賦圖》。指《女史箴圖》介紹畫面情景,同學們知道這幅畫現存哪里嗎?
生:(略)
師:19xx年八國聯軍侵華時,這幅畫被英軍劫去,現藏英國倫敦不列顛博物館。對此同學們有何感想呢?
生:(略)
師:(投影《洛神賦圖》)這幅圖現藏于故宮博物院。同學們知道這幅畫描繪的怎樣的故事嗎?
生:(略)
師:《洛神賦圖》畫面人物眾多,風景秀麗,線條優美,不愧為傳世之作。
過渡: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除了書法、繪畫大放光彩,雕塑藝術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石窟藝術綜合了雕塑和繪畫的特點,體現了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最高的藝術成就。
師:請同學們看書,思考以下幾個問題:(投影)(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討論回答,教師啟發)
①我國的石窟藝術是如何興起和發展的?
②當時有那些著名的石窟藝術代表?
③為什么當時北方會盛行鑿窟造像之風?
教師展示關于龍門石窟和云岡石窟的圖片或視頻資料,讓學生充分體會北朝石窟藝術的特點,理解它們在我國藝術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并懂得珍惜和愛護這些文化瑰寶。
在條件較好的學校,可以請部分游覽過這些景點的學生制作小課件向全體同學展示和介紹自己眼中的龍門或云岡石窟。
探究活動:
結合魏晉南北朝的歷史特點,探討魏晉南北朝時期我國書法、繪畫和石窟藝術高度繁榮的原因。
教師可以提示學生從歷史的傳承角度和民族大融合特別是佛教的興盛對這個時期的藝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還可以從分裂時期的局部統一與安定有利于文化的發展等角度來探討這一時期取得的輝煌藝術成就的原因。這樣,學生才能夠從宏觀歷史的角度來理解這一時期的文化繁榮的原因,同時也才能夠理解它自身的特點及其在我國文化藝術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歸納總結: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書畫雕塑藝術異彩紛呈,這些藝術成就不僅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精華,而且也是全人類文化結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世界藝術寶庫增添了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