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盛的秦漢文化
七年級歷史教學學案
學科
歷史
設計教師
教授內容
第17課 昌盛的秦漢文化(二)
時間預設
1課時問題預設:1、 馬克思說:“宗教是麻醉人民的精神鴉片。”馬克思說得有道理嗎?請你結合在這一課中了解的有關佛教和道教的知識解釋一下。 2、閱讀下列材料請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1) 這是誰的一句話?他生活在哪個朝代?(2) 他寫了一部什么體裁的書?名字是什么?(3) 這部書記載了什么時期的歷史?(4) 材料中的這句話的意思是什么?(5) 談談你對這句名言的感想? 3、現已發現的秦始皇陵兵馬俑,排列整齊,切都面向東方,為什么?你覺得秦始皇陵兵俑反映了當時怎樣的一種精神風貌?
學習目標1、識記佛教傳入和道教興起的史實,識記《史記》的作者、體例、敘史范圍及史學價值和文學價值,了解秦陵兵馬俑的藝術成就。2、能夠分析宗教得以傳播的原因和對我國古代社會發展產生的影響。3、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培養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重點和難點】重點:佛教和道教在秦漢時期的發展情況,以《史記》為代表的史學成就,秦始皇陵兵馬俑的價值。難點:宗教得以傳播的原因和對我國古代社會發展產生的影響。知識結構:一、佛教的傳入和道教的興起 1、佛教的傳入:①西漢末年傳入我國中原地區。 ②東漢明帝時興建了中國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馬寺。2、道教的興起:①道教是土生土長的宗教 ②創始人之一:張陵 ③東漢時在民間興起二、司馬遷和《史記》史學成就:①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②成為后世紀傳體史書的典范 ③文學成就: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三、轟動世界的秦兵馬俑:泥土燒制,秦漢時期我國雕塑藝術的杰出代表。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展示內容:一、課程導入“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好心有好報”……你知道這些說法都與佛教有關嗎?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中的“八仙”是源于道教的故事嗎?道教與佛教的主張是否一樣?帶著好奇,讓我們進入本課的學習吧。二、宗教佛教起源于_____,_______時傳入我國中原地區, 時興建了中國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馬寺。道教是土生土長的宗教,創始人之一是 , 時在民間興起三、史學: 時司馬遷著 ,體例:___________敘史范圍:從______ 到_______時期的歷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