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課 昌盛的文化教案
第18課 昌盛的文化教案
一.【認定目標】:(心中有目標,你就會走向成功!)
1.了解佛教傳入和道教興起的主要史實,說出佛教、道教在中國廣泛傳播的原因及影響。
2.知道我國第一部紀傳通史——《史記》及其作者司馬遷。
3.了解秦始皇陵兵馬傭,培養學生對藝術的鑒賞能力。
二.【預習檢測】(請認真閱讀本課內容,自主完成下列知識梳理)
閱讀課文請回答:
(一).第一子目:
1. 同學們一定聽說過很多宗教種類,誰來說一說世界上有哪三大宗教?
2. 佛教起源于什么地區?又是什么時候傳入我國的?
3. 91頁《佛教東來路線圖》同學們看這幅圖,然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一下佛教東來的路線。
4. 你知道“白馬馱經”的故事嗎?請說說佛教在中國的傳播情況。
5.請同學們結合課文,說說佛教的教義,佛教在中國得到傳播的原因,佛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6.通過閱讀第一目第三段,了解一下道教產生的大致時間,地點,道教的思想來源,道教的基本主張及特點,道教的影響。
(二).第二子目:
1.看看司馬遷的圖像,了解司馬遷的生平。
2①《史記》是一部什么樣的書?②記述了什么時期的史事?③其特點是什么?
3.結合96頁材料閱讀,說說《史記》由幾部分組成,并說說《史記》的價值。
4.請同學們用事例來說明司馬遷寫《史記》十分注重史料的真實性。
(三).第三子目:
1.閱讀課文想象秦陵兵馬俑的威武雄壯,并討論其價值 。
2.回答95頁“說一說”。
四. 【共同探究】
1.92頁圖《河南洛陽白馬寺》和《道教圣地青城山五洞天》哪一個是佛教哪一個是道教?
2. 說說下面這些哪些是佛教哪些是道教?
(1)少林寺、南京的棲霞古寺,龍門石窟、莫高窟,大雁塔等,用語如無常、剎那、大千世界等;佛教的人物如濟公、如來佛、觀音菩薩等;如武當山、嶗山,人物太上老君、玉皇大帝、八仙、灶君、土地、城隍,宣傳修身養性、煉丹服藥、可以長生不老、得道成仙。
(2)對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世上可笑之人”。
(3)開元寺,清源山老君巖。
3.閱讀92頁《三教共棲圖》說說這三個人是誰?東漢以后,我國思想領域逐漸形成什么局面?
4.尼姑庵是佛教的寺院。有一部電視劇里,描寫了秦漢之際,劉邦的夫人即后來的呂后,為躲避戰亂,逃入尼姑庵的故事。上述的情節是否真實?為什么?
5.佛教為什么很快受到我國封建統治者的歡迎和支持?
6.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這句話是誰的名言?出自哪里?
7. 魯迅為什么稱贊《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8. 司馬遷如何忍辱負重寫史記?
9. 為什么司馬遷能寫出《史記》這樣一部巨著?從中你有什么感悟?
(1)漢武帝時,統一局面得到鞏固,文化發展,為司馬遷編寫《史記》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在統一國家里可以到很多地方去游歷。(2)統一國家也需要一部記錄從遠古到漢代社會發展的史書。(3)出身史官家庭,受家庭影響,從小有較好的學習環境。身為史官,可以看到大量的國家藏書。(4)司馬遷本人具有遠大的理想和嚴謹修史的態度。
從中應得到的體會有:胸懷大志,嚴謹治學,不畏艱難,堅持不懈等。
10.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這句話是誰說的?
11.紀傳體通史是指體例,其它還有編年體、斷代史等體例,它們的區別在哪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