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下第五單元復習教案
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下第五單元復習提綱
1. 人與社會有怎樣的關系?
人生活在社會之中,這是人類勝過動物的優點。
個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①社會教會個人勞動技能,鍛煉其語言能力;②社會提供個人豐富的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③個人可以借助社會的鏡子,不斷彌補不足,看到自己的進步,選擇自己的未來。
我們要培養健康的自我意識,而健康的自我意識是在社會中塑造的。
2. 我們身邊有哪些群體?同齡群體、職業群體、民族群體、宗教群體、社會組織等。
3. 我們身邊有哪些鏡子?當周圍的評價與自我的看法不一致時,我們應該怎么辦?
(1)我們身邊的鏡子有:同學、老師、父母、朋友等。有的鏡子是良師,有的是益友,還有的起不到正面作用。(2)我們應該正確的認識自己。既要認識自己的優點,又要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只有這樣才會在社會中不斷進步。 當別人的評價與自我的看法不一致時,我們要正確地對待。把別人的評價作為了解自我的參照,善于認識自己,正確認識自己。既要認識自己的優點、長處,又要認識到自己的缺點、不足,這樣才能成為合格的,優秀的社會群體組織的一員。
4. 我們人生第一所學校是什么?第一個接觸的小社會是什么?我們第三個家在哪里?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學校;我們第一個接觸的小社會是學校;我們的第三個家是社區。除此之外,還有“虛擬社區”。
5. 在我們扮演的社會角色中,有哪些是與生俱來的,有哪些是社會規定的,有哪些是自己期望扮演的?
與生俱來的角色:性別、人種、民族、兒女,膚色;
社會規定的角色:觀眾、學生、游客、乘客、顧客、參觀者、居民、班長;
自己期望的角色:警察、老師、科學家、歌星、董事長。
6. 學生的本分是學習,但是否學習好了,我們就可以不管其他的社會角色呢?
初中生不僅要承擔學生的角色,還應學會扮演自己承擔的其它社會角色。學習好只是扮演好學生角色的重要方面,但同時,還應擔負起其他社會角色的責任,履行好自己的義務。
7. 不同的社會角色是有聯系的,“在家不是好兒女,在學校不會是好學生,”你同意這樣的說法嗎?是。不同的社會角色是有聯系的,一般意義上,在家里不是好兒女,在學校也不會是好學生是成立的,因為一些基本角色規范,角色責任是適用于各角色的,一個沒有基本角色規范與不盡責任的人很難扮演好其他的角色,但個別時候,也可能會出現一些類似在校在家兩樣表現的情況,因為人們在不同的舞臺上扮演不同的角色,也受到其扮演的環境,舞臺等因素的影響,在一個舞臺上扮演得好,在另一個舞臺上卻不一定能扮演得好。
8. 什么叫規則?
規則是指社會團體為實現某種目標,規定出來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和章程。
9. 規則的形式
(1)以文字形式存在的成文規則,如校規、社區公約、法律等;
(2)以約定俗成的方式流傳下來的風俗習慣。
10. 規則的表現
(1)禁止性規則(不許、不能做什么) (2)非禁止性規則(允許、能夠做什么)
11. 規則的意義:“沒有規則,不成方圓”——做任何事都要有規則,懂規則,守規則。
12. 與我們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規則舉例:(參考)
內容 規則
出行 遵守交通規則,不得騎車帶人,橫穿馬路要走人行橫道;乘車要購買車月票,按秩序排隊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