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的科學技術 教學設計
(三)數學——《九章算術》
(學生閱讀課文,了解《九章算術》記載的主要數學成就)
《九章算術》是我國現存的最早一部數學專著。它不是一時一人的著作,是經過很多人長時間的修改刪補,到東漢時期才形成定本的。《九章算術》全書收有246個數學問題,分作九大類,就是“九章”。它的敘述方式以歸納為主,先給出若干例題,再列出解決這類問題的一般方法。全書系統總結了從先秦到東漢初期的數學成就,記載了與生產實踐密切相關的田畝面積和谷倉容積的計算方法。它的特點就是和當時的實際需要密切相結合,這也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數學的一大特色,一大優點。它的出現,標志著以計算為中心的中國古代數學體系的形成。
學生閱讀課文小字,了解“勾股定理”特例和“游珠算盤”,激發學生的自豪感,樹立民族自尊心,加深對中國歷史和文化的認同感。
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秦漢時期先進的科學技術,其表現在:造紙術的發明與改進、醫學方面的兩位醫學家:張仲景和華佗以及數學著作《九章算術》。
課堂討論:秦漢時期科學技術取得突出成果的原因是什么?
學生活動:設計制作秦漢時期科技成就表(強化制表的學習方法,將被評為優良的作品展示出來,對于差的給予指導)
科技領域(3分) 代表人物(4分) 時間 (5分) 主要成就(8分)
老師的評價
優(17—20分) 良(12—17分) 中(9—12分) 差(9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