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中華大地的遠古人類》的教學設計
④使用火(天然火)(人的特征)
提問:你是怎么知道他們會使用火的?你知道火的來源嗎?火給他們提供了哪些方便?他們是怎么知道吃熟食的(可想象具體情景)?熟食與生食相比具有哪些優越性?
既然火對他們如此重要,那如何保存這珍貴的火種?
過渡性提問:北京人使用簡單粗糙的工具,卻要面臨惡劣的環境,還要和猛獸搏斗,怎樣才能增強生存的能力?能否個體生活?
⑤生活方式:群居
過渡性提問:不同性別不同年齡的人生活在一起,勞動的分工會一樣嗎?怎樣分工才是最合理最能發揮集體力量的?
情景設置:
請你當一回北京人的首領,①給你的成員具體的勞動分工
②在食物非常充足的特殊情況下分配食物
③但大多數情況下食物是不夠的,例如今天就很不幸,派出打獵的人一無所獲,只有采集的人帶回為數很少的野果,請你合理分配這些有限的食物
學生活動:分組討論
提示: 勞動分工 食物分配
成年男子
成年女子
老 人
小 孩
〖布置作業〗1根據所學內容,想象原始人一天的生活(從日出到日落)
自學“山頂洞人”這一部分。
自學提示:①為什么稱為山頂洞人?(發現地點)
②比較山頂洞人和北京人頭部復原像
③山頂洞人的勞動工具有哪些改進?(骨器、磨制石器、鉆孔技術)他們是如何懂得人工取火的?(摩擦生熱,來源于生活經驗)
④山頂洞人佩帶裝飾品,這說明了什么?(原始的對美的追求)
⑤山頂洞人與北京人相比,誰的生活年代離現在最近?誰是更人類?從中你得到什么啟示?(從低級向高級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