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時代的文明曙光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 遠古時代的傳說,反映了我國從人類起源到邁向文明的曲折而的歷程。通過本課的學習,應了解炎帝、黃帝是傳說中的華夏族的祖先;了解堯舜的“禪讓”和“大禹治水的故事”;結合本課內容,通過設置討論題目“大禹治水的啟示”,能主動學習,積極思考,培養豐富的歷史想像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過程與方法 通過本課的學習,能夠對古史傳說和史實做出初步的比較,并做出自己的概括、判斷和解釋;通過收集相關資料,講故事,談體會,說說這些古代傳說中的故事,哪些具有歷史事實成分,哪些是虛構的,反映了傳說時代怎樣的文明曙光,從而培養探究式的學習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我們都是炎黃子孫”的學習,培養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自豪感;通過對堯舜“禪讓”的學習,培養以人為本,任人唯賢的美德;通過對“大禹治水”的學習,并結合現實,培養環境保護意識,認識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培養堅強的意志和無私忘我的奉獻精神。
〖教學重點〗 本課知識屬于了解層次,通過了解炎帝和黃帝對華夏族的形成所做出的貢獻,認識到炎帝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培養學生的民族認同感和愛國情感。
〖教學難點〗如何區別史實與傳說。
〖教學過程〗
投影:“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造指南針,平定蚩尤亂。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孫中山)
提問:文中的“軒轅”指誰?(黃帝)
提問:這段話中“黃帝”有一項發明和一件大事,分別是什么?(發明――指南針;大事――平定蚩尤亂)
我們平常說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就是從中華文明的始祖黃帝算起的。傳說黃帝是大約距今50XX年、黃河流域的一位杰出人物,后人把許多發明都歸功于他。
看圖:傳說中黃帝對中華文明的貢獻?(看圖后分析)
黃帝的貢獻:造宮室、車船、兵器、衣裳,發明文字、歷法、算術和音樂。指南車;
改進農具、教人農耕;嘗百草,發明醫藥;發明陶器,開辟集市等。
有的同學說,這些都是傳說,并不是真的,不能作為歷史來講。
現在我們大家來作一個小游戲1:
(全班選出五至六名同學上臺作游戲,游戲規則是作游戲的同學背對黑板,老師在黑板上寫出一個詞,可以是物品,也可以是食物,如電視機、電冰箱或桔子、香蕉等詞。老師將這個詞告訴第一個同學,之后,由這名同學以肢體語言傳送給下一名同學,下一名同學再用肢體語言傳送給再下一名同學,直到結束,然后由最后一名同學說出他所理解的這個詞是什么?)
游戲作完了,一般情況下,最后一名同學不可能完全猜中答案,但大多數情況下,與答案有相近的地方。老師可由此引出古史傳說并非純粹神話故事,而是具有一定的歷史事實成分。
游戲2:全班分成幾組,以小組為單位講故事。內容自選如下:盤古開天辟地、女媧被天、精衛填海、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要求:表演的同學既可以是“講”故事;也可以是表演故事內容,以小組為單位,參加表演人數不限。最后評出最佳小組。
提問:“女媧”的故事中,有哪些內容反映了“史實”內容?(討論后回答)。
提問:“后羿射日”的故事,反映了上古時期哪些“史實”內容?(討論后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