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歷史教案 > 初中歷史教案 > 七年級歷史教案 > 傳說時代的文明曙光(通用7篇)

傳說時代的文明曙光

發布時間:2022-12-06

傳說時代的文明曙光(通用7篇)

傳說時代的文明曙光 篇1

  一.〖課程標準〗

  知道炎帝,黃帝和堯、舜、禹的傳說,了解傳說和史實的區別。(識記)

  二.〖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有關炎帝、黃帝的傳說,知道炎帝、黃帝是傳說中的華夏族的祖先;了解堯舜的“禪讓”和“大禹治水”的故事;對古史傳說和史實進行區別,作出初步的比較,并作出概括、判斷和解釋。

  2、過程與方法:通過多種途徑收集相關資料,了解這些神話和傳說中的故事,哪些具有歷史事實的成分,哪些是虛構的,反映了神話和傳說時代怎樣的文明曙光。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中華民族為什么要尊奉炎帝和黃帝為華夏族的祖先,理解“我們都是炎黃子孫”的含義;從“堯舜禪讓”的學習中要禮賢讓能;通過“大禹治水”的學習,要堅強、奉獻,在日常生活中做事注重方式方法。

  三.〖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堯舜禪讓的傳說:堯和舜所具有的優秀品質,禪讓制的具體內容。

  2、難點:既然炎帝、黃帝和堯、舜、禹及他們的活動,都是神話傳說而不是史實,但為什么他們能贏得后人的尊敬,乃至被奉為中華民族的始祖?

  四.〖知識結構〗

  ㈠炎帝和黃帝

  1.在上古傳說中,炎帝和黃帝是        流域的部落聯盟首領。

  2貢獻:⑴相傳         改進了農具,教人農耕,嘗遍百草,發明      ,是中華原始       和         的創始人。號稱         。⑵相傳        造出宮室、車船、兵器、衣裳,還讓           發明了文字、歷法、算術和音樂。他的妻子          發明了養蠶抽絲技術。

  3.炎帝和黃帝曾經聯合打敗以        為首的部落。

  4.炎帝和黃帝在“阪泉之野”大戰后,炎、黃兩部族走向聯合,形成后來     的主體。炎帝和黃帝被尊奉為中華民族的          。

  ㈡堯舜“禪讓”

  1.禪讓:通過       產生部落聯盟首領的辦法。

  2、禪讓情況:堯傳位給      ,       又傳位給禹,禹是       制度下產生的最后一個首領。

  ㈢大禹治水

  1、背景:相傳        、       當政的時候,洪水泛濫,人民身受其害。

  2、治水:禹采用           和            相結合的方法。把洪水引入大海。

  3、稱號:由于治水有功,后代稱禹為“           ”。

  五.〖綜合應用〗

  ㈠選擇題

  1.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強大凝聚力的民族,下列被尊奉為中華民族人文始祖的是(    )

  ①炎帝 ②黃帝 ③堯 ④舜.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在我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中有“神農氏教民播種五谷”、“黃帝教民養蠶繅絲”。這些神話傳說反映出中華文明的核心是…………………………………………………………(    )

  a.農耕文明                 b.和諧平等的社會秩序

  c.神話傳說                 d.采集、狩獵的游牧文明

  3.他是中華原始農業和醫藥學的創始人,號稱神農氏,他是……………(    )

  a.炎帝         b.黃帝        c.堯          d.舜.

  4.我國神話傳說中,黃帝之后,黃河流域先后出了三個有名的人物叫堯 、舜、禹,他們都是通過推舉的方式成為部落聯盟首領的。歷史上把這種產生首領的辦法稱為(      )

  a.選舉制      b.投票制       c.世襲制      d.禪讓制

  5.下列關于炎帝和黃帝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有關他們的傳說是我們祖先經長期口耳相傳保存下來的“歷史”

  b.他們是否真實還需要考證

  c.有關他們的傳說已經被證明是真實的歷史

  d.相傳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距今約40XX年前

  ㈡辨析題

  炎帝和黃帝是黃河流域的部落聯盟首領,他們的故事是在歷史上真實發生過。

  錯誤:                                                            。

  理由:(1)                                                        。

  (2)                                                             。

  六.〖知識拓展〗

  1、議一議:這些發明創造,有人認為是炎帝、黃帝個人的功勞,有人認為是炎帝和黃帝所在部落集體智慧的結晶,也有人認為是古代全體勞動人民辛勞的成果,你的意見呢?

  2、想一想:通過“禪讓”的方法來決定部落聯盟首領的人選,有什么可取之處?

  3.鯀和大禹父子都受命治水,一個失敗了,一個成功了,這說明做事情什么很重要?鯀和大禹分別是如何做的?他們的做法及不同的結果對我們有什么啟示?

傳說時代的文明曙光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遠古時代的傳說,反映了我國從人類起源到邁向文明的曲折而的歷程。通過本課的學習,應了解炎帝、黃帝是傳說中的華夏族的祖先;了解堯舜的“禪讓”和“大禹治水的故事”;結合本課內容,通過設置討論題目“大禹治水的啟示”,能主動學習,積極思考,培養豐富的歷史想像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過程與方法  通過本課的學習,能夠對古史傳說和史實做出初步的比較,并做出自己的概括、判斷和解釋;通過收集相關資料,講故事,談體會,說說這些古代傳說中的故事,哪些具有歷史事實成分,哪些是虛構的,反映了傳說時代怎樣的文明曙光,從而培養探究式的學習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我們都是炎黃子孫”的學習,培養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自豪感;通過對堯舜“禪讓”的學習,培養以人為本,任人唯賢的美德;通過對“大禹治水”的學習,并結合現實,培養環境保護意識,認識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培養堅強的意志和無私忘我的奉獻精神。

  〖教學重點〗  本課知識屬于了解層次,通過了解炎帝和黃帝對華夏族的形成所做出的貢獻,認識到炎帝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培養學生的民族認同感和愛國情感。

  〖教學難點〗如何區別史實與傳說。

  〖教學過程〗

  投影:“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造指南針,平定蚩尤亂。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孫中山)

  提問:文中的“軒轅”指誰?(黃帝)

  提問:這段話中“黃帝”有一項發明和一件大事,分別是什么?(發明――指南針;大事――平定蚩尤亂)

  我們平常說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就是從中華文明的始祖黃帝算起的。傳說黃帝是大約距今50XX年、黃河流域的一位杰出人物,后人把許多發明都歸功于他。

  看圖:傳說中黃帝對中華文明的貢獻?(看圖后分析)

  黃帝的貢獻:造宮室、車船、兵器、衣裳,發明文字、歷法、算術和音樂。指南車;

  改進農具、教人農耕;嘗百草,發明醫藥;發明陶器,開辟集市等。

  有的同學說,這些都是傳說,并不是真的,不能作為歷史來講。

  現在我們大家來作一個小游戲1:

  (全班選出五至六名同學上臺作游戲,游戲規則是作游戲的同學背對黑板,老師在黑板上寫出一個詞,可以是物品,也可以是食物,如電視機、電冰箱或桔子、香蕉等詞。老師將這個詞告訴第一個同學,之后,由這名同學以肢體語言傳送給下一名同學,下一名同學再用肢體語言傳送給再下一名同學,直到結束,然后由最后一名同學說出他所理解的這個詞是什么?)

  游戲作完了,一般情況下,最后一名同學不可能完全猜中答案,但大多數情況下,與答案有相近的地方。老師可由此引出古史傳說并非純粹神話故事,而是具有一定的歷史事實成分。

  游戲2:全班分成幾組,以小組為單位講故事。內容自選如下:盤古開天辟地、女媧被天、精衛填海、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要求:表演的同學既可以是“講”故事;也可以是表演故事內容,以小組為單位,參加表演人數不限。最后評出最佳小組。

  提問:“女媧”的故事中,有哪些內容反映了“史實”內容?(討論后回答)。

  提問:“后羿射日”的故事,反映了上古時期哪些“史實”內容?(討論后回答)

  從游戲中我們可以看到,雖然是神話傳說,但是在“傳說”中也有一些歷史的真實成分在其中,不僅如此,一些考古發現也印證了古史的真實性。如河南湯陰和洛陽等地,發出了距今數千年的水井遺跡;山西夏縣和浙江吳興發現了四五千年前的蠶繭和絹布。陶器上的刻畫符號,與倉頡造字的記述相符。

  提問:你們同意這些發明都是黃帝一人的功績嗎?(自由發言)

  遠古時期的任何一件發明或創造都是成年累月,積無數人,經歷漫長歲月摸索的結果,決非一人短時之功勞。而后人在追述他們歷史的時候,將一些發明創造,集中附會在他們中間的杰出代表“黃帝”身上了。

  在傳說中,說炎帝首先教人選擇土地的燥濕、肥饒、高低,教人觀察氣候,選擇五谷的類別,并制作耕稼的工具。這表明農業技術的發展情況。黃帝時代是農業文化有長足進步的時期,農業文化發展的許多必要條件,當時大概都已具備了。根據考古的成果,與中國史籍有關傳說互相參證。所以說,這些發明創造是人類邁向文明時代的重要標志,是先民發揮聰明才智,辛勤勞動的結晶。

  黃帝與炎帝聯合,打敗蚩尤部落。――說明諸夏部落聯盟的勢力已達到黃河下游一帶。

  后來,炎帝和黃帝為爭奪中原地區,又在“阪泉之野”展開大戰,炎帝戰敗并歸服黃帝,炎、黃二部族走向聯合,占據了中原地區并不斷繁衍,形成后來華夏族的主體。炎帝和黃帝被尊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提問:我們今天是否都是炎黃子孫?(自由發言)

  看圖:“龍”的圖案

  提問:請同學回答?龍是哪些動物的復合體?說明什么問題?

  角似鹿;頭似駝;眼似龜;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

  這一形象喻示龍是眾多部落圖騰的融合體,反映出不同部落之間從戰爭走向聯合,進而構成華夏族主體的歷程。

  傳說黃帝葬在今陜西的橋山,因此,每年都共祭黃帝陵,表達對祖先的銘記和耀祖的信念。1999年10月17日,也就是農歷九月初九上午9時9分9秒,在9響禮炮聲中,海內外華夏子孫在陜西黃帝陵舉行盛大的祭祖活動。儀式之后,舉行了黃帝指南車安放儀式,軒轅黃帝銅像揭幕儀式。祭祖活動期間,還舉行了研討會,報告會,大型舞蹈晚會“黃帝頌”、書畫展和尋根旅游等一系列活動。

  黃帝以后,堯、舜、禹先后被推舉為部落聯盟首領,堯之前,部落聯盟首領的位置是通過長期的殺伐戰爭來獲取的,但從堯開始,取得首領位置的方式變得溫和,是通過部落民主推舉產生的。堯傳給舜,舜傳給禹。這種民主選舉部落聯盟首領的辦法,歷史上叫做禪讓制。

  提問:什么樣的人才能被推選為部落聯盟首領?〔講話后回答〕

  應是德才兼備、以身作則、沒有特權的人被選部落聯盟首領。古書上記載,堯雖是部落聯盟首領,卻住大簡陋的房子里,穿的是粗麻布衣服,吃的是粗米飯野菜湯,使用的是陶碗陶盆。但他對百姓生活卻十分關心,部落里如有人挨餓受凍,他就覺得是自己的過錯。舜也嚴于律己,處處以身作則,在他耕過田和打過漁的地方,人們受他的影響,都養成了謙讓的好風氣。

  提問:大禹治水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誰能給大家講一講。〔學生自由發言〕

  簡介傳說。在堯的時候,洪水滔天,堯尋找能治水的人,群臣推薦鯀。堯用鯀治水,九年不成。舜代堯行政,見鯀治水無功,把他處死。天下都認為舜處死鯀是對的。于是舜舉薦鯀的兒子禹接續鯀的事業。禹為人勤謹,中信可靠,待人寬厚,以身作則,鯀治水采用堵的辦法失敗了,禹接受教訓,“決九川致四海”,采用疏導的方法,終于獲得了成功。

  提問:大禹治水的故事給我們什么啟迪?

  反映了遠古民眾與自然災害抗爭的歷史過程和偉大成就。禹是“禪讓”制度下產生的最后一個部落聯盟首領。他的勢力不斷擴大,直達江淮流域。

  〖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本教案采用了教師啟發,學生探究的教學模式。

  在教學中,教師啟發學生對古史傳說和史實做出初步的比較,并做出自己的概括、判斷和解釋;通過收集相關資料,講故事,談體會,說說這些古代傳說中的故事,哪些具有歷史事實成分,哪些是虛構的,反映了傳說時代怎樣的文明曙光,從而培養探究式的學習方法。

  填空題

  1.夏朝建立了 ______ 和 ______,制定了 _______,設置了 ______。夏朝的國家機構,是 _____ 壓迫 ____ 和 ____ 的工具。

  2.商朝的創建者任用有才干的 ________ 等大臣,建立起強大的奴隸制國家,建都在 ________。

  3.夏朝的統治中心在今天的 _________ 西部和 _______ 南部一帶。夏朝最后一個國王 _______,是有名的暴君。

  答案:

  1.政府機構 軍隊 刑法 監獄 奴隸主階級 奴隸 平民  2.伊尹 亳  3.河南 山西  桀

  單項選擇題

  1.我國進入奴隸制社會的標志是(  )

  a.產品有了剩余     b.出現了私有制

  c.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  d.出現了貧富分化

  2.商朝時,每次祭祖祖先,奴隸主都要屠殺大量奴隸做供品,叫做(  )

  a.腰斬     b.祭奠    c.“人殉”   d.“人祭”

  3.我國奴隸制文明開始于(  )

  a.黃帝時期   b.禹時期   c.啟時期    d.湯時期

  答案:

  1.  c 2.d 3.c

  雙項選擇題

  1.夏朝和商朝的創建者是(  )

  a.夏朝的禹  b.夏朝的桀  c.商朝的湯  d.商朝盤庚

  2.夏朝的青銅器主要是(  )

  a.酒器    b.樂器    c.兵器    d.農具

  答案:

  1.ac  2.ac

  識圖題

  觀察下圖,請回答:

  ①此圖所繪器具的名稱是什么?

  ②它是什么朝代制造的?有什么特點?

  ③它的制造說明當時何種制造業發達?

  答案:

  ①司母戊鼎。

  ②商朝后期制造,它是迄今世界上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

  ③說明商朝時,青銅冶鑄業發達。

  材料解析題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堯立七十年得舜,……堯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權授舜。……舜子商均辦不肖,舜乃預薦禹于天……然后禹踐天子位。    ——《史記》

  請回答:①引文講的是什么傳說故事?

  ②這個傳說反映的是哪個歷史時期的什么事情?

  答案:

  ①堯、舜、禹禪讓的故事。

  ②原始社會父系氏族后期部落聯盟首領民主選舉的事情。

傳說時代的文明曙光 篇3

  教學設計

  教者

  王玉梅

  學校

  127中學

  學科

  歷史

  時間

  .9

  課題

  第9課    傳說時代的文明曙光

  年級

  七年級

  教

  學

  目

  的

  1了解炎帝和黃帝對華夏族形成所做出的貢獻

  2推斷史料的真偽,分析傳說和史實的關系

  3培養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認同感   

  重點

  炎帝和黃帝的貢獻

  難點

  如何區分史實與傳說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

  入

  創設情境

  引入新課

  引導學生回憶早期人類是如何生活的,原始人為了抵御自然界的侵害往往過著群居生活

  邊思考邊回答,暢所欲言,

  激活情趣,

  動心入境

  新

  授

  一、部落和部落聯盟的形成

  二黃帝和炎帝

  三堯舜

  “禪讓”

  四傳說

  五大禹治水

  組織引導學生回顧氏族聚落的概念

  當氏族遭受侵略時人們會怎么辦

  部落的形成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看黃帝和炎帝的貢獻

  了解我們為什么自稱是炎黃子孫

  引導學生思考部落聯盟首領的更替可能采用的方法引出禪讓制及在這種制度下產生的三位部落聯盟首領

  講精衛填海、湘妃竹的傳說,引導學生區別傳說和史實,

  講述大禹治水的故事,引導學生思考禹被推舉為部落聯盟首領的原因

  學生邊閱讀教材,邊思考,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學生先思考再閱讀材料得出準確答案

  聽故事,講出自己了解的傳說

  聽故事,看材料,分析歸納得出結論

  啟發學生思考,培養學生閱讀分析問題的能力。

  培養從文字資料中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增加民族自豪感

  培養學生閱讀分析能力

  提高學習興趣,有效地區分傳說和史實

  提高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

  總結

  作業

  通過本課學習,你都獲得哪些新知識?

  將本課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板書

  傳說時代的文明曙光

  炎帝和皇帝━━━堯、舜、禹━━━禹建夏

  (戰爭)        (禪讓)    (父傳子)

傳說時代的文明曙光 篇4

  〖課程標準〗知道炎帝、黃帝和堯、舜、禹的傳說,了解傳說和歷史的區別。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遠古時代的傳說,反映了我國從人類起源到邁向文明的曲折而漫長的歷程。通過本課的學習,了解炎帝和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了解堯、舜“禪讓”和“大禹治水”的故事;結合本課內容培養學生收集和整理歷史資料的能力及與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如講故事、游戲、自編自演課本劇、課堂討論等,培養學生豐富的歷史想像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初步形成聯系實際、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歷史學習是一個從感知歷史到積累歷史知識,再到理解歷史的過程。通過本課的學習能夠對古史傳說和史實做出初步的比較,并做出自己的概括、判斷和解釋,從而培養探究式的學習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對“我們都是炎黃子孫”的學習,培養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自豪感;通過對堯、舜“禪讓”的學習,培養以人為本、任人唯賢的美德;通過對“大禹治水”的學習,培養堅強的意志、無私忘我的奉獻精神;結合現實,培養環境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重點 了解炎帝和黃帝對華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貢獻,認識炎帝和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培養民族認同感和愛國情感。  難點 如何區別史實與傳說。                                                                            〖教學準備〗  將本課的三個子目變為三個研究性課題:“炎帝和黃帝――我們共同的祖先”“禪讓的傳說”和“大禹治水的啟示”。上課前一星期將題目布置給學生,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結成三組,選定課題,并選出本組的主持人。

  學生通過上網下載、到圖書館查閱資料、閱讀《中華五千年》等有關課外讀物,收集并整理有關本課的內容。主持人組織本組同學匯總整理資料,通過交流、討論制訂研究方案,并做好相關的準備,如編排課本劇、準備相關圖片、學具,有條件的可以制作多媒體課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盡可能的提供指導和幫助。課堂上學生按研究小組坐好。                                   〖教學方法〗  本課以古史傳說的形式對我國從人類起源到邁向文明的過程做了形象的描繪,在結構上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即從傳說這一獨特的視角對這段歷史做了進一步闡釋,幫助學生理解和認識這段歷史。本課的知識結構比較清晰,按歷史時序介紹了傳說時代。本課知識屬于了解層次,教學的核心是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確定研究目標,設計研究方案,收集整理資料,通過講故事、演課本劇、游戲、討論等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式的學習,鍛煉他們的多種能力。

  〖教材處理〗教材從課文的標題到結構都很好地反映了《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標準》)所規定的內容。為便于本節課的開展,在尊重《標準》的基礎上擬對教材做以下的處理:

  1. 在介紹黃帝和炎帝之前加一句話“相傳距今5000多年前,黃河流域分布著許多部落”,可讓學生了解時代背景,也便于將前后課文連貫起來。

  2. 將第二個子目的標題“堯舜的禪讓”改為“禪讓的傳說”,因為從堯到舜是禪讓制,從舜到禹也是禪讓制,讓學生了解從堯到禹首領的更替都是禪讓制,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以后“禹傳子,家天下”的王位世襲制。

  〖板書設計〗           第3課傳說時代的文明曙光

  傳       炎帝與黃帝――我們共同的祖先   文

  說                        明

  時       禪讓的傳說            曙

  代       大禹治水             光

  〖教學過程〗

  導入   指導學生閱讀每課一得“你知道什么是傳說時代嗎?”,讓學生初步了解神話、傳說與史實的區別和聯系,便于學生逐漸理解其中的含義。

  再通過課前提示“你知道古史傳說中有哪些英雄人物嗎?他們都有什么事跡流傳下來?”由此推出課題“第3課傳說時代的文明曙光”引入本課。                                                                               炎帝與黃帝    教師活動:具有悠久歷史、燦爛文化的中華民族,今天以她那嶄新的面貌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成為真正的東方巨人。那么,偉大的中華民族是怎樣形成的?請第一組同學為我們作介紹吧。

  學生活動:主持人及發言的同學都到講臺上表述自己的觀點,并將本組課題(也可圍繞課題內容自擬題目)寫在黑板上。

  主持人:全世界的華人都自稱是“炎黃子孫”,你知道這個名稱的由來嗎?請聽我們小組××同學的發言。

  學生:可從展示傳說中的兩位部落領袖炎帝和黃帝的畫像入手,介紹炎帝和黃帝。

  主持人:相傳在距今約4000多年前,黃帝和炎帝聯合打敗了南方的蚩尤部落。請××同學介紹一下這次戰役的情況。

  學生:(略)

  主持人:之后,黃帝又降服了炎帝部落,并與之結成聯盟。他們以及他們的后代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長期生活下來,逐漸形成了華夏族。因此,炎帝和黃帝被尊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我們都是炎黃子孫。

  有一首歌中唱道“我們都是龍的傳人”,讓××同學為我們介紹一下它的來歷吧!

  學生:可讓同學們觀看“貝殼堆塑的龍虎圖”及龍的模型并進行介紹。

  主持人:黃帝和炎帝不僅對華夏族的形成做出了貢獻,而且對我們的祖先過上文明生活也做出了貢獻。下面請聽××同學的發言。

  學生:可介紹黃帝、炎帝的發明創造。

  學生:為大家講講象棋的來歷。

  主持人:我們小組介紹了這么多關于炎帝和黃帝的傳說,哪位同學還愿意給大家講講其他傳說故事呢?

  學生:可講述盤古開天、女媧造人等故事。

  主持人:下面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這些古代傳說故事,哪些具有歷史事實成分,哪些是虛構的?這些傳說與史實到底有什么區別呢?”在大家思考時先讓我們做一個游戲。

  主持人用紙寫好一句話,傳給第一位學生,第一位學生用動作和手勢將這句話的意思告訴第二位學生,第二位學生以同樣方式告訴第三位學生,依次類推,最后一位學生說出他所理解的意思。由此來體會傳說與史實的差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活動:積極引導其他組的學生參與討論。經過學生討論、分析,最后達成共識:傳說和史實并不是截然分立的,而是有一定聯系,這些傳說都在一定程度上包含著古代先民與大自然不斷作斗爭并不斷征服自然的內容,文明曙光已從傳說中透露出來。

  主持人:對本組發言做總結性闡述,并對本組發言情況進行自評。

  教師活動:指導學生對第一組的發言進行點評,分析優缺點,提出改進意見,教師再進行講評,其他組發言也要進行自評、互評、師評。對于每組發言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如某些重點知識的缺漏、錯誤,有時學生思路的狹窄和偏離,教師都應適時地指正和引導。

  禪讓的傳說   采用分角色表演自編課本劇的辦法,通過學生在查閱資料的基礎上進行大膽的想像,讓學生直觀形象地了解到什么是“禪讓”及“如何進行禪讓”。

  課本劇一:堯禪讓給舜(見附錄)

  課本劇二:舜禪讓禹(見附錄)

  教師活動:看完課本劇后,以提問的方式檢查學生對“禪讓”的理解程度,必要時應幫助學生加深理解。要讓學生知道在堯之前,部落聯盟首領的位置是通過長期的殺戮戰爭來奪取的,但從堯到舜、從舜到禹是通過部落聯盟民主推舉產生的。而禹之后才開始出現“禹傳子,家天下”的王位世襲制。

  大禹治水

  主持人組織本組同學先講述大禹治水的幾個小故事(略),再由此發表從“大禹治水”中得到了哪些啟示。(歡迎其他組同學參與討論)

  學生:可從大禹無私忘我的奉獻精神,解決問題和處理矛盾靈活的方法,以身作則、團結眾人的作風,以及人類在不斷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時也應與環境和諧相處、樹立環保意識、保護大自然等幾個方面談感受與體會。

  教師活動:組織學生討論“堵”與“疏”兩種不同治水方案的弊與利,用現實生活中的一二個具體事例,說明二者的不同功能。鼓勵學生各抒己見,充分發表見解。訓練學生發散性思維,培養學生將歷史與現實、歷史與生活相結合的意識,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通過討論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培養學生的豐富想像力、創新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課堂小結

  1.學生小結:可小結知識點,也可以談體會、啟示和收獲。

  2.教師小結:總結本課學生表現,以激勵、贊揚為主,可提出一些建議;重申重點和難點,以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

  遷移應用(課后作業)

  要求學生結合本課內容,自擬題目,談感受、體會、收獲和啟示,并放入個人檔案袋中。                                    〖教案點評〗  教師能根據本課的特點,較好地體現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從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出發,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課前的準備工作,培養搜集、整理歷史資料和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師改變了傳統的一言堂權威角色,重視學生的參與,課堂活動豐富多彩,通過講故事、游戲、自編自演課本劇、設置討論題等,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培養學生豐富的歷史想像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較好地把握了《標準》的三維教學目標,并將其融為一體,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                  指導教師:劉蘊蓮(大蓮市西崗區教師進修學校)

  附錄一   象棋的來歷

  象是舜的繼母所生,從小嬌生慣養,飽食終日,無所事事。舜繼帝位以后,繼母托夢想叫舜給象一官半職。舜見弟不成才,又很浪蕩,以國事為重拒絕了繼母之夢求。

  有一次,象上山去,遇見山洞里兩位老人聚精會神地弈棋,你來我往,緊張異常。象在旁邊站了好長時間,老人也未曾覺察。象看了半天也莫名其妙,只見棋盤上畫著將呀兵呀,還有車馬炮等,像是打仗的戰棋。象頗感興趣,就天天看弈棋。原來這兩位老人,都是退隱下來的武將,他們把兵法融化在棋藝之中,有攻有守,有進有退。象看了好多天,有個老人看他像個浪蕩之子,就對他說:“小后生,你還年輕,應當學點為人做事的本事呀!你愿種田,還是愿意學手藝?”象說:“我什么也不懂,只想學玩的本領。老伯伯,你們這種游戲叫什么名堂,可否指點?”老人回答:“這種游戲叫弈棋,如果你愿意下功夫,可以天天來,邊看邊學。”從此,象刻苦學習,很快就弄懂了弈棋的門道。后來象把棋藝中的用兵之道講給舜聽,舜聽后如獲至寶,高興之至,閑暇時就與象弟弈棋,可是總勝不了他。舜看到象弟掌握了用兵之道,就封他做了掌握全國軍權的大官。后來這種棋藝流傳到民間,一代一代傳到現在,并逐步加以改進。 由于最初是象推廣開來的,后人為了紀念他,就把這種棋稱為“象棋”。

  附錄二  課本劇一

  堯禪讓給舜

  旁白:堯年老時自覺年邁體衰,不宜再承擔繁重的政務,便召集各部落首領開會,討論接班人的問題。

  堯:我在位已經幾十年了,你們誰能順應天命取代我呢?

  首領們:我們德行鄙陋,不配即位。在民間有一個貧窮的人名字叫舜,他的父親心術不正,繼母言而無信,弟弟傲慢無禮,而舜卻能以愛心和耐性感化他的父母兄弟,與之和睦相處。以舜的孝德厚美,治理天下不至于昏庸邪惡吧?

  堯:好吧!讓我考驗考驗他!現在我把兩個女兒嫁給他,從修身、齊家方面,來觀察他有沒有治國、平天下的能力。

  旁白:經過長期的全方位考察和培養,堯確認舜確實具備了部落聯盟首領應有的素質,正式宣布由他即位。

  課本劇二

  舜禪讓禹

  旁白:禹在劈開黃河入海處的那座大山后,終于把天下的水患治住了。由此,禹的功勞譽滿天下。舜接受各地諸侯的建議,決定把部落聯盟首領的位子讓給禹。一天,舜把禹召來,和禹進行了一番交談。

  舜:禹啊,你治水立了大功,從治水一事,可以看出你的賢能。你不辭勞苦,生活儉樸,為民造福,又不夸耀自己的功績。我在位已30年了,現在年事已高,你有大功大德,這個位子應該傳給你。

  大禹(謙讓地):憑我的德才尚不足勝任,還是讓位給皋陶吧。皋陶以刑布德,百姓都信服他。

  旁白:舜雖贊賞皋陶以刑治國的本領,但從全面考慮還是禹較適合,所以仍堅持把位子傳給禹。

  舜:聯盟首領相繼的次序應在你身上,你再不要推辭了。

  旁白:禹仍堅持要舜另選賢能,并提出用占卜的方法選吉祥的人去即位。舜的主意已定,繼續說服禹。

  舜:禹啊,我把位子授給你的主意早已定了,我征求大家的意見,他們也都同意由你來即位。這是天意,神鬼皆服,鬼卜占筮也是如此。你有這種謙讓的美德,看來這位子更應由你來繼承了。

  旁白:大禹看到再推辭下去就失去了為人之道,也違背了舜的意志和天下民心,便點頭答應了。舜見禹同意繼位,非常高興。

  舜:登上聯盟首領的位子要精誠專一,實行中正之道。沒有經過驗證的話不能信,沒有經過征詢眾人意見的謀略不能用,要注意體察百姓的疾苦。不過,我說的這些話,你都清楚,只要堅持做下去,我就放心了。                    

  旁白:大禹連連點頭稱是,表示不辜負舜的期望,要把天下治理得更好。大年初一清晨,舜率領部落居民在宗廟舉行了隆重的禪讓儀式,正式傳位于禹。

傳說時代的文明曙光 篇5

  第三課 傳說時代的文明曙光

  1、 傳說故事與歷史事實之間的關系傳說故事包含了一定的事實成分,這些歷史事實可以通過考古發掘來印證。傳說故事和考古發掘都對我們了解沒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有著重要的社會意義和歷史價值。

  2、p17○這些文物印證了炎黃傳說中的哪些內容?這些文物說明當時人們會紡織、養蠶、制造陶器、以船為交通工具(半坡遺址出土的船形彩陶壺),當時還出現了原始音樂(半坡出土的陶塤和河南舞陽出土的骨笛)。

  ○考古發掘和古代傳說對我們了解沒有文字的歷史有什么意義?考古發掘和古代傳說相互印證,都是很重要的歷史資料,可以從不同側面揭示歷史事實,幫助我們了解沒有文字記載的歷史的發展與沿革。

  3、評價禪讓制:這種原始的民主制度,能把各個氏族成員的微弱力量匯集起來,跟自然界進行斗爭,對生產力發展起了促進作用。但是,當時人類社會處在最低的發展階段,原始的民主制度還有很大的局限性,只能同當時不發達的生產力相適應。

  p18[自我測評]

  1.傳說中,炎帝的功績有:教人農耕、發明醫藥、發明陶器、開辟集市;黃帝的功績有:開始建造宮殿、發明車船、制作衣裳、教人們打井。

  2.古代兩河流域、希臘、和中國的傳說有什么共同特點:

  ①從傳說反映的時間來看,大致都是在距今四五千年左右,處于新石器時代晚期;

  ②從內容來看,多是英雄人物的故事,反映了早期民眾的英雄史觀傾向;

  ③從歷史資料的形式來看,都屬于口述資料;

  ④從它們的意義或價值來看,傳說故事中包含了一定的事實成分,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和歷史價值。

  3. 為什么炎帝和黃帝被稱為華夏族的人文初祖?

  ①黃帝、炎帝的發明創造從物質、精神方面改善了人們的生產與生活,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

  ②黃帝、炎帝等部落通過戰爭與融合定居中原后,共同開發黃河中下游兩岸,形成了日后的華夏族,因此,炎帝和黃帝被尊為華夏族的人文初祖。

  4、在保護文物古跡時,可能會與哪些方面發生矛盾沖突?

  城市建設 旅游開發 資金短缺 技術落后 能源開發

  (書上p20案例:埃及金字塔體現了文物保護與旅游開發之間的矛盾;平遙古城體現了文物保護與城市發展之間的矛盾;尼羅河沿岸古跡體現了文物保護過程中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之間的矛盾。)

  5.保護文物古跡有何意義?

  ①文物古跡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人類共同的財富,它們可以在精神和物質兩個文明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

  ②文物古跡有許多研究和欣賞價值,通過這些文物我們可以了解歷史,了解自然,增長見識。

  ③文物古跡是我們認識歷史的重要資料,也是文明傳承的重要載體。

  ④保護文物古跡不僅是歷史科學發展的需要,而且對于弘揚優秀民族傳統文化、優化社會生活的人文環境、提高公民的人文素養等有著重要的積極意義。

  6.怎樣樣保護文物古跡?

  ①根據具體情況和存在問題提出對古跡的整修建議;

  ②劃定專門保護區,制定相應的保護措施和規章制度并加強宣傳;

  ③落實消防措施,有專人看護;

  ④改進周邊地區的環境,進行必要的綠化。

  ⑤政府要投入資金、技術、人才組織修復等 .

傳說時代的文明曙光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黃帝其人以及他對華夏族的形成所作的貢獻,堯舜禹時期的禪讓。

  能力目標:

  通過學生講故事和短評的形式,培養學生表述能力以及正確認識世界的能力。              

  思想目標:

  通過學生講述的歷史傳說故事,使學生感受到黃帝對華夏族形成的貢獻以及炎黃子孫對黃帝的崇敬,增強學生的民族意識。

  教學重點:炎帝與黃帝的貢獻,堯舜禹和禪讓制

  教學難點:堯舜禹禪讓的實質。

  教學設計:              

  本課可通過在學生課后查找資料的基礎上,由學生講故事的形式和教師講解深化知識形式,使學生形成某些正確的歷史觀點。

  板書:遠古時代的傳說故事會

  幾個主要傳說:盤古開天、女媧補天、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堯舜禪讓、大禹治水、精衛填海等。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遠古時代的歷史,除了考古發掘材料是可靠的以外,古書中保留下來的古代神話與傳說也是值得注意的。它雖不完全真實可信,但和可靠的材料相對照,卻也能從另一個角度了解遠古時代的歷史。我們中國人,無論在祖國還是在海外,每當提到炎黃子孫這個充滿感情的詞的時候,總是心情激動。那么,這個稱呼是怎么來的?堯舜禪讓又是怎么一回事?遠古時代的一個個傳說將幫助我們揭開一個又一個謎底。下面就請同學們講一講你所知道的遠古時代的一些傳說故事。

  學生講故事之后,教師進行啟發式講解,運用問答法。

  注意講解:

  1、“炎帝與黃帝”一目,敘述了炎帝、黃帝對華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貢獻。這部分內容屬于古史傳說。由于這些傳說見之于古代歷史記載,并且經常為人們所引用,教師在這里應引導學生將這部分材料與大汶口文化后期的考古材料結合起來,以加深學生的歷史感。炎帝、黃帝、蚩尤是約四千多年前分別居住在我國西方、北方和南方的三個部落聯盟的首領,在向我國中部地區發展的過程中,他們發生了沖突,也產生了聯系。炎帝和黃帝聯合打敗蚩尤,以及炎帝和黃帝結成聯盟,適應了父系氏族公社后期階級和國家產生的發展趨勢,奠定了日后華夏族形成的基礎,因此黃帝被尊為華夏族的祖先。在這里結合書上的想一想和材料閱讀幫助學生進行理解。

  2、堯舜禹的禪讓是本課的一個難點。講清它的關鍵在于:禪讓的實質是原始社會時期的一種民主推選部落聯盟首領的制度。這主要表現在:第一,新的部落聯盟首領是通過部落聯盟會議民主推選出來的。第二,被推選出的部落聯盟首領沒有特權。第三,禹治水成功,說明為群眾辦事是他的責任和義務。

  3、大禹治水的傳說可使學生感受到一種可貴的工作精神。還要指出禹身分轉變直接關系到中國古代最早的國家——夏朝的建立。

  補充資料:

  1、 炎帝與黃帝

  炎帝,姜姓,號神農氏,是原來居住在我國西方(今陜西南部岐山一帶)的一個部落聯盟的首領。黃帝,姬姓,號軒轅氏、有熊氏,是原來居住在我國西北(今陜西北部)的一個部落聯盟的首領。蚩尤為九黎部落聯盟的首領,九黎原住在我國東南部(今山東、安徽一帶)。三個部落聯盟逐步向我國中部地區推進。結果是九黎最先進入。當炎帝也推進到我國中部地區時,與九黎遭遇,雙方發生沖突,經過長期斗爭,九黎得勝。炎帝被迫逃往涿鹿(今河北懷來縣或涿鹿縣),與早已移居在那里的黃帝聯合,共同對抗九黎,這就是“涿鹿之戰”。九黎戰敗,蚩尤在戰斗中被殺。九黎的一部分加入了炎、黃兩個部落聯盟,另一部分南下與苗蠻部落聯盟居住在一起。炎帝和黃帝在共同打敗九黎后不久,他們之間又在阪泉(今河北懷來縣)地方發生了大沖突,這就是“阪泉之戰”。最后炎帝被打敗,炎帝和黃帝兩個部落聯盟結成了新的聯盟。炎帝、黃帝和部分九黎結成一體定居中原后,共同開發黃河中下游兩岸,形成了日后的華夏族。

  2、堯、舜、禹的禪讓

  部落聯盟設聯盟會議,各氏族部落的首領都是該會議的成員。相傳,堯年老的時候,在部落聯盟會議上提出后繼人問題,兜(huāndōu)推薦共工,堯雖不同意,還是讓他擔任工師之職,以考驗其才能,結果不行,大家又才推舉舜,說他很能干。于是舜協助堯20年,又代堯攝行政事8年,得到各方面的鍛煉。堯死后,舜才正式主持聯盟的事務。舜繼位后,挑選賢人,治理民事,用禹治水就是其中一項重要措施。舜老的時候,也召集部落聯盟會議,禹因治水有功,被大家推舉為后繼人。于是禹代替舜處理聯盟事務。17年后舜死,禹正式成為部落聯盟的首領。堯、舜、禹的禪讓,已經可以看出原來老的聯盟首領已具有相當大的權力,但最終還得服從聯盟會議的決定。因此,當時的禪讓制在實質上仍是一種民主推選部落聯盟首領的制度。

  課堂練習:指導學生做書上的自我測評題。

  小結: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是從黃帝算起的。堯舜的禪讓、大禹治水等傳說讓我們得以窺視我們祖先逐漸走向文明的一幕幕,好象那個時候是一個很理想的社會了,被選舉為首領的人,德才兼備、以身作則、沒有特權、是社會的公仆,我們祖先當中的這些英雄都具有著偉大的人格魅力。那么,是不是現在世風日下,反而不如遠古時代了呢?請同學們課下思考這一問題,但不要忙于回答,通過我們以后的學習,我相信同學們會得到正確的答案的。

傳說時代的文明曙光 篇7

  第3課 傳說時代的文明曙光導學案

  【學習目標】:(請同學們認真閱讀下面的學習目標,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1、知道炎帝、黃帝和堯、舜、禹的傳說,了解傳說和史實的區別。

  2、掌握炎帝、皇帝的貢獻,理解其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的緣由

  3、知道堯、舜、“禪讓”和“大禹治水”的故事。

  【課前預習】

  請你認真閱讀教材12—14頁“黃帝與炎帝”一目的內容,在課文中圈劃出來,并回答下列問題。

  1、炎帝與黃

  距今4000多年前,炎帝和黃帝聯合打敗了以            為首的部落。后來,炎帝和黃帝又在“           ”展開大戰。炎、黃二部族聯合,形成后來            族的主體。他們則被尊奉為_____________。

  請你認真閱讀教材15頁“堯舜禪讓”一目的內容,在課文中圈劃出來,并回答下列問題。

  2、堯舜“禪讓”

  黃帝之后過了很久,        、      、      先后通過_________制度成為黃河流域的部落聯盟首領。

  請你認真閱讀教材15-16頁“大禹治水”一目的內容,在課文中圈劃出來,并回答下列問題。

  3、大禹治水

  禹采用          為主、        為輔的方法來治理水患。從此人民獲得了安定的生活;

  禹聲明遠播,被稱為“           ”。

  【課堂探究】(請同學們積極思考、踴躍發言)

  1、我們為什么尊稱黃帝為“人文初祖”?

  2、(材料分析)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造宮室、車船,平

  定蚩尤亂。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孫中山

  (1)材料中的“軒轅”指的是誰?

  (2)除了文中所述外,他還有什么貢獻?

  (3)對于這些貢獻,哪些是真實可信的?哪些帶有神話的色彩?如何看待更科學?

  3、溫故知新:鯀和大禹父子都受命治水,一個失敗了,一個成功了,這說明做事情什么很重要?鯀和大禹分別是如何做的?他們的做法及不同的結果對我們有什么啟示?

傳說時代的文明曙光(通用7篇) 相關內容:
  • 第13課 燦爛的宋元文化:(通用7篇)

    第13課 燦爛的宋元文化—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教案【教學目標】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比較清楚地掌握宋元時期燦爛輝煌的科學技術成就的基本概況,包括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指南針和火藥的應用及向世界的傳播,由此進一步了解中華民族對世界...

  • 第18課 昌盛的秦漢文化(精選13篇)

    第一范文本課課件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⑴知識目標通過本課的教學,使學生了解佛教傳入和道教興起的簡要史實;了解司馬遷的生平事跡及其撰寫的《史記》的簡要內容;了解秦始皇陵兵馬俑的藝術成就和磅礴氣勢。...

  • 《秦漢開拓西域和絲綢之路》導學設計(精選4篇)

    【學習目標】1.了解張騫出使西域的史實,學習張騫不畏艱難險阻、勇于開拓的精神和堅強意志。2.了解西域都護的設置、絲綢之路經過的地點;認識絲綢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學習重點】張騫通西域;絲綢之路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 新課標-第15課《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教學設計(精選8篇)

    【課程標準】講述張騫通西域等史實;認識絲綢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教材分析】本課主要講述兩漢對內對外關系。對內,出使西域和設置西域都護;對外,打通了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建立了同歐洲國家──大秦的友好往來。...

  • 《貞觀之治》教案(通用6篇)

    2貞 觀 之 治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唐朝建立、貞觀之治和武則天的統治等基本史實。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貞觀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養學生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 和同為一家(精選17篇)

    第5課 一、學習目標【知識與能力】了解和掌握吐蕃的社會發展及與唐朝的關系,了解回紇、靺鞨、南詔的社會生活及與唐朝的關系。【過程與方法】通過引導學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點、出現這種政策的原因及影響,培養學生歸納能力和初步運用...

  • 明朝君權的加強(精選12篇)

    教學示例課題名稱明朝君權的加強課型新授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目標知識目標明太祖廢行中書省、設立三司等,設錦衣衛,八股取士等、加強君權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用聯系的觀點,綜和分析、對比史實的能力情感價值觀認識明朝君權的加強,在一定程度...

  • 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精選17篇)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1)了解人類歷史的起源。(2)掌握我國主要的遠古居民元謀猿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生產、生活情況、距今年代,氏族生活的特點。(3)了解一些簡單的考古知識。...

  • 封建專制的加強(精選2篇)

    第一節 教學目的:1.基礎知識 軍機處的設置;文字獄2.思想認識軍機處和文字獄是清王朝在政治思想上進一步加強君主專制的措施。3.能力培養① 清朝前期政治的特點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進一步強化。② 政治特點反映了封建制度的漸趨衰落。...

  • 七年級歷史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aa级片| 人人妻人人爽人人澡欧美一区 | av狠狠操| 中文字幕人妻丝袜成熟乱 | 草草草在线 | 婷婷综合亚洲爱久久 |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亚洲78 |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 | 7777成影院| 亚洲乱亚洲乱少妇无码99P | 国产精品99精品久久免费 | 亚洲精品国产99 | 97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 | 毛片卡1卡2卡3卡4 | 午夜av内射一区二区三区红桃视 | 国内精自视频品线一区 | 中文字幕高清av | 青青草免费视频在线看 | 日韩作爱视频 | 亚洲精品国产a | 一级少妇高清性色生活片 | 99国精产品一区二区三区a片 | 涩涩屋av| 国产精品入口福利 | 女人把腿张开让男人来桶 | 日韩精品久久久免费观看 | 国产视频观看 | 九色腾高清 | 亚洲精品16p | 欧美的一卡2卡3卡4卡5在线 | 欧美日韩在线视频首页 | 白浆一区二区 | 精品久久国产视频 | 逼特逼在线视频 | 欧美人与禽ZOZ0性伦交 | 免费观看国产美女裸体视频 | 精品区一区二区 | 美女一级毛片免费视频 | 欧美色图50p| h动漫精品 | 超碰91人人草人人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