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課(學案) “和同為一家”
【課程導入】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這首廣為傳唱的歌曲,生動地反映了我國各民族和睦相處、攜手共創美好生活的新局面。這一局面的形成,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唐朝是這個歷史過程的重要階段。那么,唐朝的民族政策有哪些特點呢?它在當時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上面是一幅中國地圖,你知道圖中有哪些地區在唐朝時曾是少數民族的聚居地嗎?這些少數民族在當時如何稱呼?他們的生活方式有什么特點?
唐朝初期,吐蕃贊普曾派使臣來長安向唐朝公主求婚。上圖描繪的就是唐太宗接見吐蕃求婚使者的情景。唐太宗接受了他們的請求嗎?通婚后,漢藏兩族人民的關系又有什么新的發展呢?
以上這些,都是同學們需要思考并加以解決的問題。
【知識網絡】
【學習探索】
1.吐蕃贊普松贊干布不僅僅“娶”回了漢族的文成公主,而且“娶”回了中原的養蠶方法、耕作技術、釀酒技術……請你分別從唐朝和吐蕃的角度,談談文成公主入藏所起的作用。
2.由于唐朝政府實行比較開明的民族政策,所以唐朝各民族關系融洽。這對唐朝盛世局面的形成有什么促進作用呢?請你圍繞“唐的富強與其民族政策的關系”這一主題,撰寫一篇小論文,題目自擬。
【自我測評】
一、選擇題
1.回紇是哪個民族的祖先?( )
a.白族 b.彝族 c.藏族 d.維吾爾族
2.唐太宗將哪一位公主嫁到吐蕃?( )
a.金城公主 b.文成公主 c.高陽公主 d.尺尊公主
二、多項選擇題
唐朝時,漢族與少數民族加強聯系的方式有( )。
a.唐朝冊封少數民族首領 b.唐朝與少數民族政權通婚
c.中原政權在邊疆設立管轄機構 d.漢族與少數民族的經濟文化交流
三、填圖題
上面是一幅《唐朝后期疆域和邊疆各族分布圖》,請分別將吐蕃、回鶻、黑水靺鞨、南詔等各民族填到圖上相應的位置。
a. b. c. d.
【資料:】
我國形成今天這樣一個幅員廣大、資源豐富和人口眾多的國家,是各族人民共同開發的結果。漢族最先開發了黃河流域的陜西、甘肅和中原地區;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回紇、蒙古族先后開發了蒙古地區;西域各族開發了西北地區;黎族最早開發了海南島;高山族最早開發了中國臺灣;藏族的祖先吐蕃最早開發了西藏地區;彝族和白族的祖先最早開發了云南一帶西南地區。另外,各族人民在生產發展的過程中互通有無,在技術上相互交流,相互學習,促進了中國古代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進步……各民族許多首領和使者,都為本民族的發展和密切各民族之間的關系作出了杰出貢獻。文成公主入藏,使吐蕃和內地的聯系不斷加強,唐朝許多釀酒、制磨、造紙等手工業工匠來到吐蕃,耕作方法和養蠶技術也傳到那里。這為發展吐蕃的經濟文化,加強唐蕃的聯系,促進漢藏友誼和民族團結作出了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