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學習主題
1.隋唐時,我國發明了雕版印刷術。宋朝時,雕版印刷術進入了全盛時期。世界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刻印的《金剛經》。
2.北宋中期,畢 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活字印刷術比雕版印刷術更先進,很快得以推廣,不久傳到日本、朝鮮,元朝時傳到歐洲。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印刷技術的一次重大飛躍。400多年后,歐洲才有活字印刷。
3.戰國時,人們利用天然磁石制成指南器具司南。北宋時,指南針發明,并開始用于航海。我國是世界上最早把指南針用于航海業的國家。12世紀,指南針經阿拉伯傳入歐洲,促進了世界航海業的發展。
4.唐朝時,煉丹家們在煉制“仙丹”的過程中發明了火藥。唐朝末年,火藥開始用于軍事,出現了各種火器。13世紀——14世紀,火器傳入阿拉伯和歐洲。
5.隋朝時,李春設計和主持建造了趙州橋,它是世界上現存的最古老的大型石拱橋。
6.隋煬帝時,在天然河道和前人開鑿的運河基礎上開鑿了一條貫通南北的大運河。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東南起余杭(今浙江杭州),北達涿郡(今北京),由北向南分為永濟渠、通濟渠、邗溝和江南河四段。這是世界上最長的運河。
7.元朝統一全國后,又開鑿了會通河和通惠河,縮短了運河的距離。大運河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流域,加強了南北的交流,促進了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8.明朝統治者,為了加強多蒙古族和女真族的防御,重修長城。明長城西起嘉峪關,東到鴨綠江,全長6000多千米,是歷代規模最大、防御設施最完善的城防工程。
9.故宮又叫宮城,故宮是世界上現存最大、最完善的宮殿建筑群,全面反映了我國古代建筑,特別是木結構建筑的杰出成就。
10.《本草綱目》是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編著的一部藥物學巨著。全書圖文并茂,全面總結了我國古代藥物學的成就,使我國的藥物學研究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它還流傳到日本、英國、法國等國,為世界醫藥學作出了重大貢獻。
11.《天工開物》是明朝末年宋應星的代表著。全書廣泛記載了各地農作物的品種、特性、栽培方法等,著重敘述了紡織、造紙、燒瓷、采礦、冶煉等手工業生產的過程和技藝,全面反映了當時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的發展狀況。這本書被外國人稱為“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12.《資治通鑒》是北宋史學家司馬光主持編成的一部編年體史學巨著。它記載了上起戰國下至五代1300多年的歷史,史料翔實豐富,為后人研究這段歷史提供了可靠的資料。
13.為適應商品經濟發展后壯大的市民階層文化生活的需要,小說在明代繁榮起來。《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并稱明代“三大奇書”。
14.《三國演義》是羅貫中在史書《三國志》和民間傳說的基礎上寫成的長篇歷史小說。小說以魏、蜀、吳三國斗爭為中心,曹操和劉備的矛盾為主線,出色描繪了三國時期大規模的政治、軍事斗爭,勾畫出東漢末年到西晉統一的時代風云,寄托著希望國家從分裂走向統一的理想。
15.《水滸傳》是施耐庵以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為題材寫成的一部長篇英雄傳奇小說。他細致而生動的描寫了農民起義曲折發展的過程,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表現出人民群眾的英雄氣概。
16.《西游記》是吳承恩根據民間廣為流傳的神話故事創作的一部浪漫主義長篇神話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