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課、瘋狂的戰車
課程標準 (內容標準)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的原因、爆發和一步一步擴大的過程。
導學目標 (三維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的原因、爆發和擴大的過程;慕尼黑陰謀和英法的“靜坐戰爭”綏靖政策;德國突襲波蘭、德軍西線的進攻;蘇德戰爭爆發;莫斯科保衛戰;太平洋戰爭爆發;
過程與方法
通過引導學生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原因的分析,培養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通過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和擴大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概括,分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必然性,培養學生概括、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慕尼黑協定的簽訂及其影響的講述、分析,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英法推行綏靖政策的實質和后果;通過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和不斷擴大的講述、分析,使學生認識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由德、意、日法西斯國家發動的;它的擴大在客觀上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導學重難點
重點 慕尼黑陰謀;蘇德戰爭爆發
難點 綏靖政策的實質和危害
導學設計意圖
1、由法西斯的暴行和大國的綏靖政策導入新課的學習。
2、布置學生自讀課文,了解大意。
3、分析大戰爆發的原因,看清大國自保的丑惡嘴臉。
4、弄清大戰逐步擴大的過程。教具準備 影片《珍珠港》片段,相關的圖片資料
導學設計過程教師
導學活動 學生學習活動
個性化設計
一、導入新課 由法西斯的暴行和大國的綏靖政策導入新課的學習。
二、布置學生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三、導學課文
(一)和平到來了嗎?
1、簡介德國違背規定的一系列做法和希特勒對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領土要求。
2、英、法兩國與捷克斯洛伐克本無利害沖突,況且法國還是捷的同盟國,它們為什么與意大利一起支持德國侵略捷克斯洛伐克呢?
3、《慕尼黑協定》的簽訂又造成了什么影響呢?
(二)突襲波蘭
1、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的標志是什么?英法宣而不戰的奇怪現象為什么會出現? 2、二戰全面爆發后西歐的戰爭狀況是怎樣的?
3、法國投降和英國遭受沉重打擊說明什么問題?
(三)“巴巴羅薩”計劃
1、德軍突襲蘇聯(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
2、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有什么重要的意義?
(四)“虎!虎!虎!”
1、日軍偷襲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
2、美國對待戰爭的態度發生了什么變化?
3、二戰擴大到什么程度?
四、課堂小結
五、布置作業 回顧法西斯的暴行和大國對暴行的態度,進入新課的學習。 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結合老師的介紹,閱讀第一目的內容,以小組為單位,分析、討論并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細讀課文,結合學過的知識回答問題。結合地圖,簡述戰爭初期西歐的戰況。 結合所學知識認識綏靖政策的害人害己的結局。 看教材,說說當時的情況和莫斯科保衛戰勝利的意義。 看片段,了解轟炸的情況。 思考并回答。 談談學文后的感受 完成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