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歷史教案 > 初中歷史教案 > 七年級歷史教案 > 第18課 昌盛的文化(精選2篇)

第18課 昌盛的文化

發布時間:2023-07-15

第18課 昌盛的文化(精選2篇)

第18課 昌盛的文化 篇1

  第18課  昌盛的文化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知道佛教和道教產生的時間、傳入路線及基本教義,了解佛教、道教對中國文化的深遠影響。

  學習司馬遷生平及其編撰的《史記》的內容特點,了解什么叫紀傳體。

  學習秦陵兵馬俑的發掘情況及意義,想象秦陵兵馬俑的陣勢和設計原因。

  過程與方法

  運用談話法,了解佛教、道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運用討論法,學習司馬遷及其編撰的《史記》。

  運用競賽法,回答想象的秦陵兵馬俑的陣勢和設計原因。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談話法學習佛教、道教的基本情況,形成一種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為學生自主學習下面兩個子目創造良好的條件。

  通過學習司馬遷編撰《史記》的史實,培養學生嚴謹治學的精神和實事求是的治史態度。

  通過小組討論學習秦陵兵馬俑的有關情況,感受當年秦始皇威征六國、一統天下的威武,樹立開拓進取的精神。認識到秦陵兵馬俑是中華祖先對世界文明的貢獻,激發起民族自豪感。并養成樂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討問題,交流學習心得的品質。

  教學重點

  通過學習討論,學習司馬遷及其編撰的《史記》,培養學生嚴謹治學的態度。

  教學準備

  制作佛教的產生及傳人路線圖和秦陵兵馬俑投影片。

  教學方法

  談話法,討論法,競賽式提問法。

  板書設計

  一、宗教

  1、佛教——西漢末年傳入中原

  2、道教——東漢年間土生土長

  二、史學——司馬遷與《史記》

  三、雕塑——秦陵兵馬俑

  教學過程設計

  復習過渡

  秦漢時期是我國封建國家大一統的時期,經濟的繁榮帶來了科學文化的昌盛,前面我們學習了秦漢時期許多領先世界的科學技術,今天我們學習秦漢時期在宗教、史學、雕塑等方面的文化成就。

  講授新課

  宗教

  佛教——西漢末年從印度傳入中原

  師:請同學們思考一下,世界三大宗教指的是哪三大宗教?

  生: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

  師:佛教發源于哪里呢?

  生:印度。

  師:古代的印度不是國名,而是表示南亞次大陸的一個地理名稱。包括當今的印度、臣基斯坦、孟加拉、尼泊爾等在內的一些國家。

  師:佛教又是什么時候、怎樣傳入中國的呢?(出示佛教傳入中國的路線圖)請一位同學以圖上箭頭所示讀圖。

  生:(發言略)

  師:佛教是從印度經西域地區,即今新疆地區,在西漢末年時傳入中原的。東漢初年,漢明帝派人西天取經,并在洛陽城外為取經高僧建造白馬寺,這是我國第一座佛教寺院,自此,佛教逐漸在我國流行起來。那么,佛教為什么會在中國逐漸盛行起來呢?

  生:(發言略)

  師:我們來看看佛教基本的教義,佛教認為:現實人生就是“苦”,生老病死全都是苦,只有信奉佛教,努力修行,才能在來世得到幸福,而目前只有忍耐。這種教義要求人們放棄對現實美好生活的追求,放棄對現實階級壓迫的斗爭,有利于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統治。于是在統治階級的大力提倡下,佛教在中國興盛起來并流傳至今。同學們算一算,西漢至今大約有多少年?(兩千多年)因此,佛教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請同學們來舉些例子加以說明。

  生:(發言略)

  師:佛教的寺院、石窟等建筑,如少林寺、南京的棲霞古寺,龍門石窟、莫高窟,大雁塔等。佛教的詞語如無常、剎那、大千世界等;佛教的人物如濟公、如來佛、觀音菩薩等。另外,佛教對我們今天的文學、音樂、繪畫、醫學等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這一時期,除了佛教之外,道教也逐漸流行起來。

  道教——東漢年間在中國土生土長

  師:道教是東漢年間在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道教的思想主要起源于神仙方術和道家思想,認為生活在現實的世界是一件樂事,死亡才是痛苦的。追求仙境,渴望長生不死,是道教信仰的主要特征。那么,道教為什么會廣泛傳播呢?道教迎合了統治階級希望長生不老、盡情享樂的愿望,利用道教來維護他們的統治,一些貧苦百姓也想通過修煉的方式擺脫困境,因此道教得以廣泛傳播起來。道教也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如武當山、嶗山都是著名的道教圣地;道教人物如太上老君、玉皇大帝、八仙、灶君、土地、城隍等在民間家喻戶曉;道教對我們今天的文學、音樂、繪畫、醫學等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史學

  (出示司馬遷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這句話大家很熟悉,它出自于哪里呢?它出自于司馬遷寫的史學巨著《史記》 關于司馬遷與《史記》的有關內容我們采用同學們自主學習的方式,先請大家用5分鐘時間閱讀有關內容,然后小組討論完成下列思考題:(出示準備好的題目)

  (1)簡介司馬遷其人;

  (2)簡介《史記》的寫作特點(用史實說明);

  (3)簡單說出紀傳體與編年體的不同;

  (4)為什么司馬遷能寫出《史記》這樣一部巨著,從中你有什么感悟;

  (5)魯迅為什么稱贊《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同時出示小組討論要求:

  (1)每小組完成一題。四人小組,人人發言,專人記錄,記錄內容收集迸學生歷史學習作品檔案內,作為學生學期成績評價的依據之一。(要求人人參與)

  (2)每小組派出一位代表發言。發言者均記平時成績優秀一次,發言突出者記平時成績優(以“&”號表示)一次。(鼓勵踴躍發言)

  (3)大組各派評議團成員一名,對學生發言作出評價。(學會評價)

  (4)評價范圍:聲音洪亮,內容完整,態度大方。

  (小組討論五分鐘后,全班進行交流評價。對于學生回答比較好的題目不必重新講解,對于學生回答不夠完整的要適當補充)

  參考答案

  1、簡介司馬遷其人。

  司馬遷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史學家,西漢時期人。年輕時就酷愛讀書和游歷,到過很多地方。其文死后,他接替父親做了史官,得以閱讀了大量的國家史籍文獻。他于公元前1XX年開始編寫《史記》,其間因“李陵之禍”,觸怒漢武帝,遭受“腐刑”,直到他5歲時,才完成了《史記》的編寫,前后花了近二十年的時間。

  2、簡介《史記》的寫作特點。(用史實說明)

  《史記》的特點是:體例完備,史料詳實,敘事簡潔,文筆生動。

  體例完備:《史記》首創紀傳體的體例。記述了從傳說中的黃帶到漢武帝時期約三千年的主要史實,全書52萬多宇,包括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共130篇。

  史料詳實:司馬遷很講究史料的真實性,如關于燕太子丹“天雨栗,馬生角”的傳說,司馬遷就沒有采用。

  敘事簡潔:往往寥寥數語就能寫出一個人物的特點,數百個字就能講清一個人物的心態、一個事件的來龍去脈。

  文筆生動:展現了多種多樣的人物圖畫,個個栩栩如生。即使是同一類人物,也性格各異,各不相同。

  3、簡單說出紀傳體與編年體的不同。

  紀傳體:以人物傳記為中心的史書體裁。便于考察各類人物的活動及各項制度的發展。歷代所修的“正史”均采用此體例。

  編年體:按年月日順序編寫史書的體裁。以年月為經,以事實為緯,便于看出同時期各事件間的聯系。

  4、為什么司馬遷能寫出《史記》這樣一部巨著?從中你有什么感悟?

  (1)漢武帝時,統一局面得到鞏固,文化發展,為司馬遷編寫《史記》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在統一國家里可以到很多地方去游歷。(2)統一國家也需要一部記錄從遠古到漢代社會發展的史書。(3)出身史官家庭,受家庭影響,從小有較好的學習環境。身為史官,可以看到大量的國家藏書。(4)司馬遷本人具有遠大的理想和嚴謹修史的態度。

  從中應得到的體會有:胸懷大志,嚴謹治學,不畏艱難,堅持不懈等。(只要學生回答有道理即可)

  5、魯迅為什么稱贊《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因為《史記》具有很高的史學價值和文學價值,是一部杰出的歷史著作,也是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所以魯迅給予了如此高度的評價。

  (本目教學以學生自主學習——討論法的方式來完成,并要求學生學會討論學習法。因此,完成教學任務后,教師應進行總結,讓學生明白什么叫討論,如何討論,討論中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剛才我們以小組討論、大家交流的方式學習了司馬遷及其編撰的《史記》的有關內容。討論法是一種學習的方法,在課堂教學中,是指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圍繞某一問題各抒己見,互相交流、啟發、學習的過程。在討論學習中首先要充分學習領悟教科書,學會提取教科書中的有效信息,二是要人人充分發表意見和觀點;三要學會傾聽交流、學會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雕塑——秦陵兵馬俑

  同學們都知道中國舉世聞名的秦陵兵馬俑藝術,它是世界藝術史上的一顆明珠,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跡”,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秦始皇陵位于陜西省臨潼縣城東正公里處,這是一莊尚未開發的地下文化藝術寶庫,內涵極其豐富。1974年,在秦陵附近,發現了一座面積達1.4萬多平方米,約有6000多個隨葬品的一號兵馬俑坑,后來又發現了二號、三號坑,坑內陳列著兵馬俑8000多個,還有一匹匹形同真馬大小的陶馬和戰車,它們是用黃泥雕塑燒制而成。(出示兵馬俑圖片系列,單個的和整體的)下面給大家兩個問題,準備一下,我們以小組競賽的方式完成。

  (1)請同學們根據看到的和體會到的,對兵馬俑做個描述。

  (2)請同學們想像一下,秦始皇為什么要設計如此規模巨大的兵馬俑在自己陵墓周圍?

  以四個大組為四個單位,分別回答上述問題,只要有學生參與即給本組加一分,沒有同學參與即為本小組放棄一次,不如分。答案不得重復,重復的不如分。最后看看今天的冠軍是哪一組,冠軍組每人記優秀成績一次。

  (以鼓勵小組內的團結與合作)

  參考答案

  (1)從單個的兵馬俑看,應著重描述它們的面部神態各異和動作的栩栩如生;從整體的兵馬俑看,應著重描述它的氣勢壯觀和場面的宏大,似乎是秦始皇在指揮著千軍萬馬,完成著威征六國,一統天下的大任。

  (2)秦始皇設計如此規模巨大的兵馬俑在自己陵墓周圍,或許為了顯示秦朝強大的國力,或許為了死后繼續指揮千軍萬馬,顯示自己至高無上的地位,或許他擔心死后有人盜墓,如此多的兵馬為他守護陵墓,等等(此間為開放性的問題,只要學生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總結回顧

  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習了秦漢時期的文化,主要介紹了宗教、史學和雕塑三方面的內容。為了便于同學們記憶,我們可把今天學習的內容概括如下:(可全班朗讀)說秦漢,道秦漢,秦漢文化不簡單;西漢佛教傳進來,東漢道教興起來;《史記》首創紀傳體,秦陵兵馬俑創造了世界大奇跡。

  評價檢測

  本課評價運用學生評價法、學生課堂活動檔案收集法,直接融合在教學過程之中。

第18課 昌盛的文化 篇2

  第18課 昌盛的文化

  作者:青海省湟中縣上新莊初中王得吉

  指導教師:青海省湟中縣教育局教研室賈生石

  一、教學目標:

  [課程標準]

  1、了解佛教傳入、道教興起的主要史實;

  2、說出《史記》的寫作體例;

  3、了解秦漢時期雕塑方面的主要成就。

  [知識與能力]

  1、能說出佛教傳入中國的時間、道教產生的時間,使學生能夠運用地圖表述佛教傳入的路線,培養學生識圖及抽象概括能力;

  2、能說出司馬遷編撰的《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3、能說出秦漢時期雕塑文化的杰出代表——秦始皇兵馬俑是世界藝術史上的一顆明珠。通過展示有關的圖片、資料想象秦始皇兵馬俑的陣勢和當初設計的原因,培養對雕塑藝術的鑒賞能力和豐富的想象力。

  [過程與方法]

  1、運用比較法了解佛教、道教對中國古代文化所產生的影響;

  2、通過學習并運用教科書中的有關內容,以及通過其它途徑了解到的有關司馬遷的信息,討論“為什么司馬遷能寫出這樣一部史學巨著”?并說出從中受到的啟示和感想;

  3、通過觀察教科書以及教師提供的圖片、資料,描述秦始皇兵馬俑的陣勢。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了解佛教在中國的傳播與道教的興起,學會運用科學的態度認識和看待宗教;

  2、通過小組討論“司馬遷為什么能寫出《史記》”使學生養成樂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討、交流學習的品質;通過對司馬遷寫《史記》精神的學習,初步培養嚴謹治學的學習態度和實事求是的治史態度;

  3、通過學習和想象秦始皇地下軍陣,感受秦朝的威武,同時認識到這是中國人民對世界文明的貢獻,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從而產生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對史馬遷《史記》的學習,培養嚴謹治學的態度。

  [難點]教育學生以科學的態度認識和看待宗教。

  三、教學準備

  [學生活動]

  1、課前讓學生考察當地的靜房寺,并搜集塔爾寺、三塔寺、南朔山道觀、西寧北山寺的有關資料,相互交流,形成感性認識;

  2、通過對上述寺、觀的考察,初步明確佛教、道教的區別(可從供奉的不同神象、建筑的不同特點、壁畫的不同風格、出家人的不同稱謂等方面比較);

  3、對前不久看過的電視劇《司馬遷》進行回憶,并準備說出一些情節;

  4、多渠道搜集一些秦始皇兵馬俑的信息。

  [教師活動]:搜集、整理、制作與本課有關的圖表、照片、投影片、實物等。

  四、教學方法:

  誘思探究法,討論交流法,問題導學法。

  五、板書設計:

  十八課昌盛的文化

  宏篇巨著《史記》: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作者:司馬遷

  地下軍陣——秦始皇兵馬俑

  特點:威武雄壯、氣勢恢宏、

  形態各異、栩栩如生

  價值意義:名震天下的藝術奇跡、

  舉世聞名的雕塑瑰寶

  六、教學分析:

  [內容分析]:本課主要介紹了秦漢時期最為典型的文化成就——佛教和道教文化、史學巨著《史記》,秦始皇兵馬俑。秦漢時期出現了許多輝煌燦爛的文化成就。除了上一課已經介紹的造紙、醫學、數學等方面的內容,還有本課的三個主要內容:一是佛教的傳入和道教的興起,以及佛教教義和道教思想;二是中國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和他的史學巨著《史記》,以及《史記》的體例;三是以兵馬俑為代表的古代輝煌的雕塑藝術。這些重要的文化成就,對后世的中國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教法學法]:學生對我縣的塔爾寺、南朔山道觀等景點十分熟悉,一出示有關照片,應該能迅速作出判斷,這會為新課的引入和自然過度提供良好的基礎。在本課的教學中,應讓學生充分利用搜集到的資料,結合教科書提供的各種歷史信息,學會自主學習、自主探究。教師不能代替學生活動,更不能將現成的知識機械灌輸給學生。重視小組討論,培養學生交流學習、合作學習的品質,在探究過程中鍛煉能力、培養興趣、發展個性。鼓勵學生各抒己見,并給予積極評價。

  七、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一定聽說過很多宗教種類,誰來說一說?

  生(略思后):伊斯蘭教、佛教、道教、基督教、……。

  師:同學們真不錯,知道這么多宗教名稱,但同學們要清楚,現實生活中有些宗教是合法的,而有些是非法的(如邪教),引導學生探究不合法的原因。

  出示塔爾寺、群加三塔寺的照片,問:大家熟悉這些地方嗎?反映的是哪里的情景?

  生:通過觀察判斷指出,這是我縣塔爾寺和三塔寺的景情。

  師: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寺院?

  生:我鎮的靜房寺、……

  師:哪位同學能將這些寺院給全班同學簡單地介紹一下?(選三至四名不同水平學生回答)

  學生根據自己的了解,介紹塔爾寺、三塔寺或靜房寺。在介紹過程中只要不違背史實,即給予積極的評價,特別是平時學習較吃力的學生,更要給予鼓勵和褒獎。對違背史實的予以糾正。)

  師:剛才同學們根據自己的了解,對湟中縣境內的部分宗教寺院作了介紹,它就在我們身邊。那么它們是屬于哪類宗教寺院?

  生:經過比較明確——這些寺院都是佛教寺院。

  (大部分學生多次游覽過這些寺院,很快能判斷出這些是佛教寺院,不大可能與清真寺、西寧北山寺相混,在此不必過多進行知識方面的補充)

  師:那么,佛教是怎樣起源、流傳的呢?我想,通過今天《昌盛的文化》的學習,會解除我們的疑問。

  (板書課題)第18課 昌盛的文化

  (二)進入新課:

  1、設置懸念,提出問題,激勵點拔。

  師:佛教起源于什么地區?又是什么時候傳入我國的?

  (要求學生閱讀第一目第一段,然后回答問題)

  生:佛教產生于古代印度,西漢末年傳入我國。

  師:回答的一點沒錯,這說明佛教是外來的(板書佛教東來、起源、時間等要點)

  2、投影佛教東來路線圖。

  師:現在請同學們看這幅投影圖,然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一下佛教東來的路線。(指導學生如何運用圖例,培養學生識圖能力)

  生:通過觀察、討論明確:天竺——西域——(長安——洛陽)

  師:誰再來概括一下呢?

  生:絲綢之路

  3、出示佛像,學生觀察。

  師:同學們請看,我這里有幾尊佛像,大家仔細觀察一下形態好嗎?(每組分發1—2尊)

  生:互相傳看佛像,評論形態。

  師:哪位同學說一說這些佛像的特點?

  生:(自由發言):肚子大、他在笑、手拈佛珠、耳大垂肩、…

  師: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把主要特征都說出來了,(出示對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世上可笑之人”)。這副取自于洛陽白馬寺的對聯恰好概括了佛像的主要特征,你想了解白馬寺嗎?請看90頁圖文。

  生:閱讀課文,看圖了解白馬寺,明確——白馬寺是我國第一座佛教寺院。

  師:了解了我國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馬寺之后,請同學們再結合課文,分組討論一下佛教的教義,并說說看。

  生:閱讀、分組討論后由小組代表回答——宣揚生死輪回,因果報應。人生是痛苦的。忍耐修行,期待來世天國……體現了佛教教義逃避今生,重視來生、來世的特點。

  師:根據學生回答扼要板書教義——現實痛苦,忍耐修行,來世天國。

  4、再次展示資料,激發興趣。

  師:出示南朔山、北山寺風景照后問:同學們能看出這是哪里嗎?

  生:經過觀察判斷回答,這是我省著名的宗教景點——我縣的南朔山和西寧的北山寺。

  師:你們中間誰去過這兩處景點,能介紹一下嗎?(限2—3人,在優、中、學困生中各選一人陳述意見)。

  生:南朔山道觀依山而建,香客不斷,風景秀麗,有道人、石洞、觀音塑像……,北山寺亭臺樓閣、懸空棧道、三宵娘子塑像、傳說壁畫……

  師:那么,象這樣的寺或觀又是屬于哪類宗教建筑?

  生:是道教的建筑。

  師:現在我們來共同了解一下道教的產生、大致時間。(提示閱讀)

  生:通過閱讀第一目第三段,明確道教產生于中國本土,東漢后期。

  師:請大家根據課文內容互相交流一下對道教教義的理解,然后說給老師和同學聽一聽。

  生:經過互相交流后在優、中、學困生中各選一人陳述意見,說出道教的基本教義、特點——宣傳修身養性、煉丹服藥、可以長生不老、得道成仙,體現了道教教義關注現實,重視現世的特點。

  師:對學生的回答予以積極評價。

  同學們對佛教、道教已經有了這么多的了解,現在請大家思考、討論、交流后發表一下對宗教的見解或看法,教義中哪些地方具有合理性?哪些方面是消極甚至是迷信的?(要求分組交流、探究)。

  生:思考、討論、交流后,陳述對宗教的見解。(在優、中、學困生中各選一人陳述意見)。

  (怎樣看待宗教,是本課的難點,不強求統一的回答標準,只要學生能表達出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即可予以積極的評價,但必須注意向積極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方向引導)。

  5、投影: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魯迅

  師:現在我們再來看這幅投影。這是魯迅先生盛贊司馬遷《史記》的句子,那么《史記》又是怎樣的一部巨著呢?請大家先回憶一下不久前看過的電視《司馬遷》,然后講講你記憶最深的情節。

  生:回憶并簡述劇中片斷(限2—3人)

  師:好!通過看電視,大家知道司馬遷任辱負重,經過不懈的努力,以頑強的毅力寫成《史記》,現在請一位學生朗讀第二目正文,然后共同思考回答三個回題:①《史記》是一部什么樣的書?②記述了什么時期的史事?③其特點是什么?

  生:朗讀正文,感受宏篇巨著《史記》的宏偉,根據出示的問題進行歸納回答:①《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全書130篇,52萬多字。

  師:紀傳體通史是指體例,其它還有編年體、斷代史等體例,它們的區別在哪兒呢?請看投影(出示投影并淺講區別)。那么還有其它兩個問題?

  生:②記述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約三千年的主要史實。

  ③特點是:體例完備,史料翔實,敘事簡潔,文筆生動。

  師:(一邊鼓勵學生回答,一邊將學生正確的回答板書)同學們歸納得非常準確,現在讓我們再來領略一下司馬遷嚴謹治史、堅韌不拔的風范。

  (放提前準備好的錄音、錄象片段,介紹司馬遷生平,事實求是的治史態度,堅韌不拔的毅力)。

  師:聽了以上錄音、看了以上錄象,你有何感受?你從司馬遷身上學習到了哪些品質?不妨說說看。

  生:(小組討論,相互交流)小組選代表回答。學生回答只要接近下列要點之一即可給予鼓勵——司馬遷有遠大理想;有嚴謹修史的態度,注重史料真實,不以成敗論英雄,注重調查研究和實地考查;有頑強的毅力等。

  師:同學們從司馬遷身上發現了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優秀品質,作為中華兒女,我們除了學習司馬遷的這些優秀品質之外,也理應為我國古代出現這樣偉大的史學家感到自豪,也應該為我國擁有《史記》這樣的史學巨著和瑰寶而驕傲。這兒還有一樣值得我們自豪的東西,出示兵馬俑仿制品小件,請看這是什么?(過渡到下一目——威武雄壯的地下軍陣)

  6、展示、領略雕塑杰作兵馬俑風彩

  師:大家現在看到的是秦兵馬俑仿制品小件,你們可以互相傳看一下(分發給小組)并議論一下他們的特點。

  生:仔細端詳比較,積極探究,回答特點:栩栩如生,形態各異,形象生動逼真,制作技藝高超、細膩等。

  師:試想,如果將這些兵馬俑作成真人大小,數以萬計排列成軍陣,又是什么情形?

  生:充分發揮想象,表述其雄偉壯觀。

  (學生的表述,不要求完備,只要想象合理,表達清楚即可)威武雄壯、氣勢恢宏、形態各異、栩栩如生。

  師:當年的秦始皇,就是將這樣的兵馬俑,排列成軍陣,埋在了他的陵墓附近,請看秦兵馬俑的陣式(投影秦俑1-3號坑)

  師:簡介兵馬俑發掘情況后問:秦始皇為什么把如此巨大的軍陣埋在地下?

  生:充分想象,自由討論,發表各自的見解

  (對學生發表的看法,教師給予充分肯定,特別鼓勵學習較困難的學生大膽發表看法,允許一些“異想天開”的思維,不求統一答案。學生有可能說出:為了保衛他的陵墓,為了展現秦朝強盛,為了炫耀武力,為了將這些雕塑珍品帶走,為了在陰間仍然東征西戰(因為古人相信有陰間)等,都要給予積極的評價和引導。)

  7、心靈探險

  師:同學們還有什么問題、疑慮和獨到的見解,可自由提問。

  生:主動探究,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互動討論,交換意見,自由辯論,強化認識。

  8、展示學生所收集、制作的圖片、模型。

  同學們已經在課前收集、制作了許多有關佛教、道教和司馬遷、秦始皇兵馬俑的圖片、模型,同學們能展示一下嗎?

  生展示圖片、模型。

  同學們收集的圖片、制作的模型很有特色,我們準備在本周舉辦一次有關本節內容的歷史圖片、模型展示評比會。等下課時再布置。

  (三)、總結

  讓學生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編成通俗易記的順口溜。之后,與老師提供的順口溜進行比較,選出最佳記憶方案。

  出示投影:說秦漢、道秦漢,秦漢文化不簡單;西漢佛教傳進來,東漢道教興起來;《史記》首創紀傳體,秦俑創造世界大奇跡。

  生:整理筆記

  (四)、布置課后探究活動。

  1、繼續收集有關絲綢之路的歷史讀物、影像資料,查閱中國地圖、世界地圖,準備“尋訪絲綢之路”的探究活動。

  2、讓學生再精心整理所收集、制作的圖片、模型,由歷史課代表、小組長籌備,準備在本周舉辦有關本節內容的歷史圖片、模型展示、評比會。

  八:教案說明

  本教案在設計過程中側重讓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搜集資料,培養其閱讀歷史資料、表述歷史觀點、搜集歷史資料信息的能力。教師設計的問題都是學生在閱讀、討論后能夠回答的。在實際操作中,學生對出示的圖片等資料,由于來自于身邊的歷史遺跡,因此能很快識別和判斷,并能對其進行一定的闡釋,整個課堂氣氛活躍,學生討論充分,積極參與,并在教師指導下深切感受到了古代文化的燦爛。特別是在心靈探險一環中,學生充分發揮想象,提出了許多意想不到的問題,如:秦始皇陵里還有什么?道教的創始人是張天師還是老子?老子的道家是道教嗎?我們見到的兵馬俑為什么不是彩色的?等等,使本節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教案點評:

  本節課有以下特點:1、重視情境設置。利用直觀、新穎的圖片、模型和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問題來設置情境,使教學充滿趣味性和哲思性。2、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主體參與和合作探究。表現在讓學生自主搜集、制作圖片、模型,參與小組討論,學生心靈探險、自由體提問辯論等。3、重視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和培養。如對司馬遷嚴謹治史、頑強毅力品格的體驗與學習。4、注重挖掘當地歷史人文資源,如與湟中縣塔爾寺、三塔寺、南朔山道觀和西寧北山寺等佛、道景觀的結合。5、在設計問題、陳述意見時能照顧到優、中、學困三類不同水平的學生。6、引導學生自主探尋概括、記憶歷史知識的方法,如讓學生以順口溜的方式總結本課的主要內容。

  總言之,本節課的設計和組織較好地體現了課改和新標準、新教材的理念。 

  活動準備

  查找教科書中選自《史記》的材料,看一看司馬遷是怎樣記述歷史的。

  活動主題

  通過這一活動培養學生運用和使用教科書,以及從中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活動中鍛煉口頭表達能力,學會與他人合作,共同探討問題,交流學習的認識和體會。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和實事求是的治史態度。

  活動過程

  這一活動可穿插于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進行。

  出示題目:查找教科書中選自《史記》的材料,看一看司馬遷是怎樣記述歷史的。結合自己的學習,談談從中受到了哪些啟示?

  五分鐘時間學生閱讀有關內容,以小組(前后四人)為單位先討論,找到答案,再派出代表發言交流,使每一位學生參與其中。

  活動總結

  由教師或學生進行評價,教師進行總結。受到的啟示可歸納為:嚴謹的學習態度和實事求是的治史態度。

第18課 昌盛的文化(精選2篇) 相關內容:
  • 大一統的漢朝——學案(精選2篇)

    【學習目標】1.通過兩漢興衰的基本脈絡,掌握文景之治和漢武帝的大一統。2.思考和探究漢武帝大一統的局面是怎樣形成的,培養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分析問題的能力。...

  • 第6課《春秋戰國的紛爭》教學設計-(通用3篇)

    第一范文本課課件課標要求知道春秋爭霸和戰國七雄的史實。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了解東周概念的內涵及春秋戰國的歷史分期。列舉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的名稱。知道齊桓公爭霸、晉楚爭霸及馬陵之戰、長平之戰。...

  • 君主集權的強化(通用15篇)

    第18課 君主集權的強化【學習目標】1、了解并掌握滿洲的興起和清朝的建立、清朝君主集權的強化等基本史實。2、分析清朝君主集權的強化和制造文字獄的影響等問題3、理解政策制定得當與否將直接影響社會發展的道理【重點難點】君主集權的強...

  • 紅軍不怕遠征難(通用13篇)

    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引導學生了解紅軍四次“圍剿”的勝利和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的原因。長征的開始。掌握遵義會議的的召開及其偉大的歷史意義。紅軍長征的過程及意義。...

  • 第19課 抗擊西方殖民者入侵(精選2篇)

    [課標內容]講述鄭成功收復臺灣和雅克薩之戰等史實,感受中國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爭精神。[教學目標]一、知識與能力葡萄牙殖民者侵占澳門;荷蘭、西班牙殖民者入侵臺灣;鄭成功收復臺灣;沙俄入侵我國黑龍江流域;雅克薩之戰;《尼布楚條...

  •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列強侵華罪行》教案(精選3篇)

    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列強侵華罪行【學習目標】1、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掌握以下基礎知識: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俄國侵占中國大片領土,太平天國農民起義。...

  • 《繁榮與開放的社會》教學設計(通用3篇)

    教學設計題 目第一單元繁榮與開放的社會課時 八學 校北安中學教 者邢學影年 級七年學科歷史設計來源自我設計教學時間XX年3月1日-3月31日教材分析隋唐時期與中國古代其他歷史時期區別最大的地方,就是它的“繁榮與開放”。...

  • 封建專制的加強(精選2篇)

    第一節 教學目的:1.基礎知識 軍機處的設置;文字獄2.思想認識軍機處和文字獄是清王朝在政治思想上進一步加強君主專制的措施。3.能力培養① 清朝前期政治的特點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進一步強化。② 政治特點反映了封建制度的漸趨衰落。...

  • 第25課 北朝的民族大融合(精選2篇)

    天津市南開中學 王慶民(一)教學目的 1.基礎知識: 北魏的建立及其統一黃河流域;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內容和意義;北朝政權的更替和北周統一北方。...

  • 七年級歷史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av网站免费观看 | 在线?看免费91 |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欧美一区麻豆 | 日韩av有码在线 |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69 | 在线观看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看av网 | 在线日本中文字幕 | 天天搞天天操 |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三级网站免费观看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星辰影院 | 久久精品av影视剧情播放 | 久久久国产影院 | 成人在线观看h | 嫩草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色图av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 精品爆乳一区二区三区无码AV | 欧美一级视频在线观看 | 成人精品av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 日本韩国国产 | 国产一级毛片网站 | 欧美激情一区在线 | 久久99久 | 377人体裸体露私图片 | 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蜜桃美图 | 天天草草草 | 777米奇色888狠狠俺去啦 | 黄色国产91|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视频播 |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久久精品无码午夜福利理论片 | 久久精品国产中国久久 | 久久精品国产香蕉亚洲av | CHINESEXXXXHD麻豆 国产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 日韩成人在线视频观看 |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人中文网介绍 | 久久伊人精品影院一本到综合 |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牛牛 | 日本不卡中文字幕 |